“手机报纸”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还很陌生。它是最新移动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的结晶。简单说,就是将纸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随时随地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的内容。
手机报纸能看到什么?
“手机报纸都能看到哪些报纸,外地的可以看到吗?”“手机报纸有自己单独的编辑和记者吗?”对于手机报纸这个新事物,很多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记者了解到,自全国第一家手机报问世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报纸跨入了手机报纸的行列。
目前,《人民日报》、新华社、《新民晚报》、《华商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热报》、《扬子晚报》、南方报业、《中国妇女报》都推出了手机版报纸,涵盖了近30个省市,掀起了手机媒体的发展高潮。与人们的理解不同,手机报既不是报业单独推出的一份全新“小报”,也不同于网络版报纸完全照搬纸媒体的内容。
手机版报纸内容图文并茂,只不过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编辑们要将报纸的新闻精编一遍后再搬上手机。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版报纸新闻时效性更强,很多新闻都能在报纸上报摊之前看到;简洁方便,可容纳一份内容丰富的报纸,从热点新闻、房产行情、彩票服务到生活信息等内容应有尽有;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随时阅读。此外,手机版报纸不占用手机的存贮量,像电脑一样只是一种虚拟存贮状态。
相比较以往的手机看新闻业务,“手机报”具有很大的优势。比如从订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延伸需求。形式上,最大限度地展现报纸的全貌;使用上,瞬间接收,随看随翻,彻底摆脱了传统纸媒介的时空限制。而且订阅者还可将自己的感想意见及时发送到无线报纸平台,编读间再没有隔膜,实现直接交流互动。这改变了传统的传者传递信息,受者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实现了互动有效,人情味十足的沟通新局面。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发放3G牌照以后,手机媒体可传送的信息量和信息形式越来越多,手机的媒体趋势越来越明显。
手机报纸怎么定制?
“用手机看报纸?是不是需要手机上网浏览?”“这个业务怎么开通啊?是不是对手机有特别要求?”记者发现,对于手机报纸,很多手机用户都不是非常清楚,连一些经常使用手机下载图片、铃声的年轻人都不了解手机报纸要如何开通和使用。
其实,对于比较传统的早期“短信型”手机报纸,手机用户可以通过短信定制、短信点播来获取信息。网站每天给用户发送的短信新闻业务,相比于传统媒体,短信型手机报纸具有接收简单快捷、针对性强的优点。但由于技术限制,手机短信大多数受到字数控制,每条在70字以内,无法达到传统媒体信息的广度、深度和多样性。在相同费用支出下,通过手机短信获取的信息容量要远远小于报纸。
而目前比较流行的WAP型手机报具有图文并茂的传播效果,但是其对手机的技术因素要求也相应有所提高,手机必须能支持彩信(彩e)并开通GPRS功能或者是CDMA手机。相对于短信型,WAP型内容更丰富,基本上可以称为全文型的手机报纸。报纸和WAP版可以互相促动、互相补充。随着近两年彩屏手机价格的不断下滑,3G手机的涌入,国内进入了彩屏手机普及时代,所以,手机报纸的终端限制已经大大减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手机报有望在今年大规模推广。中国移动自从去年开始广泛推行手机报后,目前订阅用户已经超过百万,现在中国移动与各媒体合作的全国性和地方性手机报已具备一定数量规模,中国移动将在今年大规模推广手机报。对此中国移动副总裁鲁向东表示,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3.5亿,这些用户大部分时间都会携带手机,手机成为最方便快捷的终端。因此,手机报具有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甚至还具有一定的强迫性:报纸可能不买,电视可能不开,但是用户却不可能不看新收到的彩信。
手机报纸怎么收费?
降低价位是手机报吸引用户的第一步。采访中记者看到,“免费试用”和“超值包月”是各媒体推出手机报后最常见的两种促销手段。在网上,记者看到有的网友正在向大家推荐定制某家报纸的手机版——“这三个月免费哦”,吸引了很多网友的注意。
以南方报业为例,其“手机报纸”推出的3个月,以免费的方式给用户充足的体验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WAP版“手机报纸”的访问量急速提升,已远远超越传统梦网的同类业务;彩信版的订阅用户也保持了一个高增长的势头。
促销期之外,目前手机报纸的收费大致分为按天收费和按月收费两种。《新民晚报·手机版》的收费为0.5元/天或15元/月,跟其报纸0.5元一份的的零售价基本一致。《扬子晚报》手机版的费用约为每月3至5元。而去年2月刚刚推出的“华商手机报”,初期包月费也是3元/月。
由于手机版报纸基本不含广告,目前手机报纸的盈利点集中在定制收费和少量的广告冠名收入。未来,随着业务的发展,手机版可能会陆续推出一部分广告。业界人士表示,手机报纸对于手机运营商和报业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一方面,它让人们的手机变得丰富多彩,真实感受便捷信息的特有魅力;另一方面,扩大了原有报纸的影响力,使原来没时间看报的人在忙碌之余可以了解想看的新闻,也使很多出差在外的人们能时刻关注本地事件,适应了信息时代人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