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随着春节后大批民工的陆续返城,黑中介招工骗局再次抬头。近日,哈市劳动部门加大了对劳动力市场的监察力度,道外区劳动局曾多次对辖区内的10家黑中介进行取缔。然而,17日,记者采访时发现,仍有6家黑中介在继续营业。
黑中介骗你没商量
日前,哈市道里区居民江女士向记者反映称,她于2006年12月21日来到道里区抚顺街上的人才市场找工作。其间发现哈尔滨万达快运有限公司打出的招工工种为开票员,负责公司出货记账统计,而且月工资为800元,外加每月60元钱的通勤费。看到这份即轻松待遇又丰厚的工作,江女士当即动心了,并应下了这份工作。
随后,江女士被介绍到道外区滨江街79-1号工作。来到这里时,工作人员要求她交纳98元钱的档案管理费后,又将她介绍到南康街26号的子公司上班。来到这里时,工作人员又让她交纳了180元的伙食费。所有的费用都交齐后,她才开始上班。可是工作两天后,公司告诉她暂时不用来上班了,因为目前的业务量不大,并让她回家等通知,直到现在也没有通知她再上班。
事后,道外区劳动局发现,给江女士介绍工作的中介机构根本就是个黑中介。据道外区劳动局劳动监察科郑科长介绍,凡是职业介绍机构必须具备《职业介绍许可证》。以虚假信息赚取登记费,是黑中介最常见的一种骗术,一些非法中介组织通过虚假广告,或在街头巷尾张贴条件诱人的用工信息,吸引众多求职者应聘,进而“名正言顺”地收取求职登记费、管理费等,而他们给求职者提供的多是子虚乌有的用工信息。
6家黑中介铤而走险
17日上午,记者来到哈市道外区桦树街附近一家名为“为民职介”的职业介绍机构。走进这家职介,屋内面积不足10平方米。一进屋的左右墙壁上各挂着一块黑板,上面写满了招工信息,有5名民工正在阅览信息,女老板正在招待他们。可是,记者发现这些招工信息都很含糊,不是写着大中型酒店、洗浴,就是面包厂、空车配货等,没有一条写明了招工单位的详细名称。当记者要求女老板出示《职业介绍许可证》时,她竟然拿出了一份社区颁发的家政服务证书。
随后,记者又来到南棵街上可以提供职业介绍的忠诚家政服务中心。与“为民职介”情况相似,该中介的环境也是极其简陋,室内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用工信息用一张纸贴在墙上,与报纸、年画等贴在一处。老板告诉记者,房屋是他们租的,现在还没有取得《职业介绍许可证》。
在南棵街上,记者看到人和房屋劳务服务所的门前摆放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歪歪斜斜地写着“招力工”的信息。不过,走进该服务所,记者还误以为走进了仓买店,里面摆放着货柜,各种食品、日用品摆满了柜台。只是在靠近门口处的墙壁上张贴着房屋、劳务信息。店内的男子告诉记者,他家同样没有取得《职业介绍许可证》。
对此,道外区劳动局的郑科长告诉记者,前不久,他们曾对哈东站周边的黑中介进行了检查,当时共查出10家黑中介,并对他们予以了取缔。经过17日的再次检查发现,仍有6家黑中介在偷偷运营,他们当即对这6家黑中介予以了取缔。
黑中介在萎缩
郑科长介绍,按照《黑龙江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规定,职业介绍机构不但要具备《职业介绍许可证》,而且要具备开展职业中介业务所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5万元以上的开办资金;有3名以上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专职工作人员。可是,一些黑中介却在从事无本生意,只要租间房,店门口放块牌,自有“鱼”来上钩。而每条“鱼”总会给中介带来或多或少的利润。所以,这些黑中介宁愿被人喊打,也不放弃投机的机会。
道外区劳动局刘毅副局长介绍,按照目前的《黑龙江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监察人员对黑中介的处理方式是依法取缔、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但因为劳动监察人员没有当场带走人和扣押物品的权力,黑中介在当场关门后不久又会重新开张。如果通过公安部门依照诈骗罪来对黑中介进行处理,他们每次骗取的钱数又达不到有关法律规定的数目,并且取证困难,所以很难立案。在这种情况下,执法人员只好对黑中介比较集中的位置进行长期不间断地清理。
不过,刘毅副局长表示,找到这些症结后,监察人员已经开始实施更为行之有效的对策。他们号召每个社区或街道办派专人作为流动监察人员,查看中介情况,随时发现黑中介可以随时予以取缔。同时,由政府出面对正规的、信誉好的中介机构进行扶持,如今黑中介已经出现了萎缩的趋势。
链接
因无《职业介绍许可证》被取缔、要求补办手续的6家“黑中介”:
1:哈东职介2:承奇中介3:哈东房屋职业4:为民职介5:忠诚家政服务中心6:人和房屋劳务服务所
按照监察人员要求,黑中介人员在拆除职业介绍信息。(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