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越南前贸易部副部长梅文桑因涉嫌巨额受贿罪出庭受审。 |
腐败成为“国难” 反腐风暴席卷东南亚(图)
3月13日,越南前贸易部副部长梅文桑因涉嫌巨额受贿罪出庭受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月1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告诫各级官员:“对于那些贪污腐败分子,不管发生在哪个领域,涉及到什么人,不管他职务多高,都要依法严肃惩处。”
腐败不只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同样是腐败的重灾区。
越南:“国难”当头励精图治
越南共产党已把腐败列为可能危及执政地位的“国难”之一,正痛下决心整治之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黄海敏、吴林发自河内 3月13日,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签署颁布了一项法令,要求国会代表与政府高级官员最早下月起申报财产。就在同一天,越南前贸易部副部长梅文桑因涉嫌巨额受贿罪出庭受审。自去年6月底阮晋勇出任越南总理之后,已经有众多贪官被他拉下了马。
高官落马成政治风景线
去年6月27日,在获得国会投票通过出任新总理之后,阮晋勇在宣读内阁任免名单时表示,免除因涉嫌腐败丑闻的交通运输部长陶庭平的职务。而在随后的7月,高官落马更是成为一道越南的政治风景。7月5日,阮晋勇指示公安部长黎鸿英免去涉嫌腐败案件的高玉莹警察总局副总局长兼调查机关首长的职务;11日,阮晋勇要求公安部尽快处理涉嫌阮林泰侵吞公款案的部分邮政通讯部的部分官员案件;13日,阮晋勇提议暂停涉嫌腐败案的政府监察总署副总监察长陈国仗的职务。
政府当机立断的反腐行动,立刻受到媒体及民众的欢迎。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众近年来在反腐败问题上对政府的强烈不满,提升了越共的威信,越共的执政地位也因此将更加牢固。
腐败被称为“国难”
在越南,腐败被称为“国难”、“内寇”。越南人认为,越南以前的最大威胁是“外侵”,现在“内寇”取而代之。
越共也曾直言不讳地承认,在越南革新大潮中滋生的腐败问题,特别是党员干部腐败问题,与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经济发展滞后以及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并列为越南四大国难,成为威胁着越共执政地位及社会不稳定的重大隐患。
一位越南政府官员曾私下对《国际先驱导报》表示,跟周边国家相比,越南的腐败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越南的腐败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比如,最基层的治安及行政管理人员等,甚至连老百姓几千越盾(相当于几毛钱人民币)的好处费也照拿不误。另外,政府职能部门官员上百上千万美元的重大贪污腐败案也屡有所闻。
反腐无禁区
阮晋勇除了把一批高官拉下马,也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腐败发生。3月13日颁布的法令的目的,就在于打击党员干部腐败行为,重塑越共形象。
该法令要求,国会代表与政府官员须公布他们的收入、房地产、海外资产、账户以及其他个人财物,如车辆和价值超过3100美元的证券,法律适用于副处级以上的国家干部。
事实上,越共早就把反腐作为该党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去年6月1日,越南政府陆续出台《反腐败法》等法律法规,在民间实行“人民监察员”制度。今年2月3日,越南专门调查贪污腐败案的反腐败警察局在河内正式组建。
此外,越共还主动加入亚洲反腐行动计划,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反腐合作。据越南官方的一份报告说,仅2006年上半年,越南南方22个省市共有3000名越共党员因涉嫌腐败问题受到纪律处分。
今年2月9日,阮晋勇首次跟越南全国网民的提问,在2万个问题中,越南民众最受关注的问题是当局对腐败案件的查处进程。当网民问及阮晋勇在打击地方腐败方面是否遇到障碍或“禁区”时,阮晋勇回答说:“迄今,我没有看到任何阻碍我的东西。不管腐败官员是谁,在什么职位。照反不误。”
柬埔寨:从整治“大老鼠”着手
最近,柬埔寨政府从“党治”和“令治”两个角度入手,清办了数宗大案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夏林发自金边 在柬埔寨,腐败一直以来都是这个国家的社会顽症。最近,柬埔寨政府从“党治”和“令治”两个角度入手,清办了数宗大案,显示了大力治理腐败、重塑国家和政府形象的决心。
整肃贪官从执政党开始
3月10日,柬埔寨警方逮捕了王家军上校德海英,他被控毁林并侵占了多达1567公顷的国有土地,可能会被判处5到10年徒刑,其个人资产也将收归国有。由此,执政的人民党打响了“整治本党党员非法侵占土地行为”这一历史性战役的第一炮。
早在七天前,人民党就曾召开高层会议,专门授权柬埔寨首相洪森对党内非法侵占土地的官员进行整肃。按照规定,凡是涉及此类行径的军政人士,尤其是人民党党员,必须在一周内退还土地,否则将会被革职和清除出党的队伍。“本人以及人民党都不能容忍这样的人留在党内。”洪森对当地媒体说。
此话一出,效果显著。第二天,人民党党员、王家军技术与后勤部主任邵非润就在洪森的“善意提醒”下将贡布省境内一块215公顷的土地交还给政府。
此外,去年12月初,在一次名为“快艇行动2006”的反走私战役中,洪森下令查办了班迭棉吉省30多名政府、海关和警察官员,原因是他们违反中央政府于当年3月颁布的不再进口右舵车的禁令,从泰国走私进了800多辆右舵车。这是柬埔寨政府反贪局自2006年8月成立以来经办的首宗大案。
“治点”还需再“治面”
实际上,由于官官相护、利益链作祟,在柬埔寨浮出水面的腐败案少之又少,但是民间有关官员腐败的传言却甚为丰富。
一位在柬埔寨从事土木工程业务十多年的黄姓台湾商人对《国际先驱导报》介绍他的亲身经历时说,柬埔寨官员喜欢在打高尔夫球的时候设赌局,一场球下来有几万美元的输赢是家常便饭,他们还有个习惯,就是每打一个洞,就结一次赌资。高尔夫球场由此成为腐败行为的滋生地之一。
柬埔寨的腐败行为也是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来柬埔寨的中国人通常会在机场入关时被索要一两个美元的所谓“茶资”;警察局常有人只领工资不上班,原因是他们去给私企老板当保镖,挣了工资之后再和局长“拆账”等等。要想治理这里遍布各个部门的腐败并不容易。
“反腐”写入政党竞选纲领
3月16日开始,五年一次的柬埔寨基层选举开始,为了拉拢地方上的选票,人民党和反对党桑兰西党都把反腐纳入自己的竞选纲领以吸引贫困人口的选票。
尽管洪森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很大,为此还特地起草了《反腐败法》,送交国民议会讨论,争取尽快就反腐问题实现法治。但由于牵涉腐败行为的高层官员较多,这一法案迟迟不能出台,成为柬埔寨反腐道路上的一道难关。
印尼:总统手机成反腐热线
成立新反腐机构、设立总统投诉热线、播放反腐电视广告,印尼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制止腐败毒瘤蔓延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叶平凡发自雅加达 2007年新年刚过,一起腐败大案在印度尼西亚闹得沸沸扬扬。印尼国务秘书(部长级重要官员)尤斯里尔·伊扎赫·马亨德拉在担任司法与人权部长期间,存在政府采购舞弊行为,案件涉及贪污金额达数亿印尼盾(1000印尼盾约合1元人民币),他的心腹助手也被司法机关相继审讯。
其实,在“红顶商人”横行的印尼官场,这样的腐败案件并不鲜见,但是最后能被披露并受到查处的个案却很少,此案之所以引发社会关注跟印尼现任总统苏西洛的严厉查办有关。
一半部长是“红顶商人”
印尼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字母缩写“KKN”,老百姓是闻声色变、咬牙切齿。它源于印尼语中“贪污受贿、相互勾结、裙带关系”的首字母,已成为形容印尼腐败的专有名词。
在印尼高级官员中,由商人从政或政客同时经商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据报道,目前印尼政府约30位部长中约半数部长拥有企业家背景或在大企业挂名,国会550名议员中约一半是企业经营者。
三大措施齐上阵
为了治理腐败,苏西洛政府从制度上和技术环节上下了不少功夫。除了原有司法体系外,还专门成立了打击贪污犯罪小组和肃贪委员会等新反腐机构。
在苏西洛上台之初,他就作出了大力肃贪的承诺,2005年6月曾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设立总统投诉热线,成为公众举报政府官员贪污事件的一个特殊渠道,目前已收到超过数百万条短信。
印尼政府还展开打击腐败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印尼电视台经常会播放有关反腐败的公益广告。画面中贫苦的父亲因无力送女儿上学而愁容满面,画外音说:“腐败造成大面积贫困,请大家参与反腐败斗争,如发现腐败,请及时举报。”在学校等一些公共场所,也能看见反腐的宣传广告。
贪腐毒瘤依然在蔓延
虽然反腐开始见效,但真正的攻坚战还在后面。因为在前总统苏哈托掌权的三十余年间,贪腐已成为一颗蔓延至全社会的巨大毒瘤。
据印尼贪污监察机构(ICW)2007年初披露,2006年印尼司法机关监控的贪污案件有166宗,比2004年的125宗和2005年的153宗逐年递增。腐败案件给国家造成损失从2004年的4.3万亿盾骤然增加到2006年的14.4万亿。2006年审结贪污案有362宗,其中125名被告无罪释放。上述数据一方面说明印尼政府加大了打击腐败的力度,另一方面也说明腐败现象还非常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