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专稿(记者王冰):天津市政府今年正式批准《天津市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实施方案(2006-2008年)》。按照方案规划,到2008年天津市将建成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节水型社会试点,探索和总结试点建设经验后,为全国其他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示范参考。
天津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北方网记者采访时说,近几年,天津市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一核心要素不放松,出台了一系列节水型社会建设配套制度,引发了天津节水的深刻变革,节水型社会建设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并产生了巨大效益。在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态势下,天津城市用水总量不升反降,实现了负增长,城市自来水日供水量由1999年的220万立方米降至目前的151.7万立方米。
梅江居住区使用中水作为景观湖、绿化灌溉用水
2008年完成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任务
天津市是一个资源型严重缺水城市,多年来高度重视节约用水,始终坚持把节水作为一项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来抓,节约用水成效显著,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发改委命名为,并被水利部列为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确保2008年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按时完成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任务,使水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天津市批准实施《天津市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实施方案(2006-2008年)》。
按照规划,天津市将于2020年基本建设成节水型社会,整体节水水平居全国前列,实现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人水和谐。2008年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完成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任务。试点期建设目标为:
——节水型社会良性运行机制框架初步建立。水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并取得明显成效;水权制度框架体系初步形成;节水型社会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全民节水和公众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现代化水管理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相适应的工程体系,高新节水技术进一步应用和整合,节水型社会信息化基础平台和管理系统初步形成,水管理能力有明显增强。
——水安全保障程度明显增强。基本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比例提高到70%以上;正常来水年份缺水率控制在10%以下;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20%;深层地下水超采现象得到缓解,压采地下水2000万立方米;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重点水生态系统基本需水得到一定程度保障。
——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万元GDP用水量降至71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至24立方米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8%,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降至13%以下,城区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5以上。
按照规划,天津市将着力建设水权制度体系、水资源管理体系、节水型产业体系、经济调控体系、公众参与体系、多水源调配与利用体系、各业微观节水体系、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节水法律法规体系和科技体系与节水产业十项内容,推动节水型社会早日实现。
目前,全市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55
%制度建设激发节水动力 节水型社会轮廓初现
专家认为,建设节水型社会重在制度建设,节水制度某种意义上高于节水技术。天津市在全社会倡导节水的观念,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在转化为市民自觉行为的同时,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制度和政策平台,有力地推动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建立了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由市水利局统一调度和配置全市水资源,确定全市总用水量和各地区、各行业用水指标,形成水资源宏观控制指标体系;颁布了居民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等3个地方标准共404项定额,形成了全市水资源微观定额管理指标体系。
出台了建设项目用水政策。明令新建项目应当符合低耗水、低污染要求,对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建设项目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和验收。以天津开发区为例,政府通过出台《免缴污水处理费的单位认定暂行办法》和《使用新型水源暂行办法》,2006年全区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万元产值取水量6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2,再生水利用量占到开发区总用水量的1/10。
出台了节水经济调节政策。颁布实施了。自1997年至今,天津市先后7次调整自来水价格,居民生活用水由每吨0.68元提高到3.4元,工业用水由每吨0.95元提高到5.6元,特种行业水价提高到20元,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通过经济杠杆促进节水。
全市23所高校全部建成IC卡智能节水系统
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节水增效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对电子信息等低耗水、高附加值的产业,实行优质优供;对工业废水零排放的企业,优先满足用水需求;对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每年市政府还从水资源费中拿出2000万元资金,用于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在水价中提取补贴资金1000万元,用于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水增效政策的建立,较好地解决了结构性浪费水问题,一些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的企业被关停或淘汰,电子信息、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一大批低水耗、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出台了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明令在本市利用再生水规划范围内的新建项目,应当建设中水管道设施。目前,天津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15万吨,铺设再生水回用干管105公里,1629万平方米住宅实现中水入户,约6000万吨再生水用于生态与环境。天津市规定,滨海新区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海水资源,减少常规水资源应用量,以提高沿海地区海水淡化水平。目前,天津市年海水淡化能力达到500万吨,直接利用海水14亿吨,在全国保持领先。
天津市以创建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型校园作为有效载体,以点带面,推动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程。通过制定《天津市节水型企业标准》,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活动,涌现出一大批节水企业典型,节水效果普遍在20%左右,高的可达到40%左右。天津市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了,成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居民小区地方标准。明确规定居民生活小区必须合理配置水资源,实行分质、分类多种水源供水,实现优质优用目标;未竣工封顶的居民生活小区项目要修改图纸,建设中水回用设施,安装节水型器具。目前,全市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55%,2001年以后新建的居民生活小区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了100%。通过制定《节水型生态校园标准》,开展创建节水型生态校园活动,全市23所高校全部建成IC卡智能节水系统,惠及61.3万学生这一庞大用水群体,高校年总用水量也由改造前的927.2万吨降低为685万吨,年节省水费约13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