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3月16日上午10时,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近3000名人大代表,郑重地按下表决器,行使亿万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掌声阵阵,大会批准了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从报告起草工作启动到最终定稿,历时三个半月约百日,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报告字里行间所涌动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信念和力量。
“一个好的政府工作报告,应该是群众关心的报告,群众参与的报告,要使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能管用。”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是在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下进行的。2006年12月初,以国务院研究室同志为主,邀请有关部门和地方同志参加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正式成立,报告起草工作开始启动。
温家宝总理语重心长地说:“一个好的政府工作报告,应该是群众关心的报告,群众参与的报告,要使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能管用。”
初稿形成后,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亲自动笔修改。
今年1月26日,国务院第9次全体会议讨论并决定将《报告(征求意见稿)》发给31个省(区、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央党政军群151个部门征求意见。
百川归海,万言同宗。一条条意见、一个个建议如涓涓细流源源而来。这些成百上千的意见和建议,寄托着亿万人民对报告的殷殷期盼。
1月30日至2月8日,温家宝总理分别与各界人士召开了5个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
“大家可以放开讲,讲讲你们的心里话。”“把感触最深的、意见最大的讲出来。”温家宝总理微笑着鼓励大家。
“村里人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打来电话说,日子更有盼头了。”
“我最怕讲群众不懂的话!”温家宝总理说,如果在人民大会堂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群众不关心,不议论,不提意见,不谈想法,这个报告是失败的;如果大家都关心,甚至等汽车、火车时,都驻足听一段,这个报告才算成功。我们要努力做到这一点。车间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派出所民警、种粮农民、农民工、下岗创业人员、农技推广员、银行职员、商场管理人员和大学研究生等被请进中南海发表意见。为基层群众代表单独召开一次座谈会、直接听取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这是第一次。
吃饭、穿衣、上学、看病、买房……百姓念叨的日常琐事,群众希望解决的生活烦恼,被吸收进政府工作报告。
起草组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大到报告结构、实际内容,小至遣词造句、标点符号,逐条认真研究。
2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向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宣读了这份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亿万百姓福祉的政府工作报告。
35岁的关丽霞代表,来自黑龙江逊克县新鄂乡新鄂村,这是一个位于小兴安岭北麓、距离北京2000公里之外的偏僻小山村。3月5日这天,当关丽霞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开幕式时,全村村民将近500人都在收看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村里人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打来电话说,日子更有盼头了。”关丽霞代表说。
两会期间,起草组对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类整理,逐条仔细研究,国务院对报告又进行了认真修改,共修改33处,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有12处。
大会闭幕前夕,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被吸收进报告的定稿之中。
政府工作报告大事记:
2006年12月初,温家宝主持启动报告起草工作。起草组彻夜工作。
初稿形成后,温家宝亲自动笔修改。
2006年12月30日,《报告》送审稿形成。
2007年1月11日,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报告》送审稿,形成了《报告(征求意见稿)》。
1月26日,国务院第9次全体会议讨论并决定将《报告(征求意见稿)》发给31个省(区、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央党政军群151个部门征求意见。
1月30日至2月8日,温家宝分别召开5个座谈会。起草组对报告逐条研究修改。
2月15日,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报告。
3月5日,温家宝向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期间,根据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报告修改33处。报告定稿。
3月1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