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局长吴子俊就下坪场垃圾填埋气体点火发电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要走出一条变废为宝的新路
本报记者王慧琼实习生赵进
据近期抽样调查分析,深圳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含水率40%-60%,容重0.25-0.40吨/立方米,低位热值4000-5500千焦/千克,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纸张、金属、玻璃和塑料等可回收物品的比重明显增加,已达到20%-35%,厨余垃圾的比重略有减少,渣土的比重逐年下降,城市生活垃圾热值逐年提高。
垃圾变宝:年发电1.46亿度
问:在常人眼里,垃圾是臭烘烘的脏东西,但是下坪场却用垃圾填埋气体发电,成为印证“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宝贝”的活“教材”。请具体谈谈深圳变废为宝、把垃圾变成“金子”方面的情况。
吴:下坪场只是深圳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深圳城管部门“点废成金”,从循环经济角度出发,致力于开展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利用焚烧的热能发电,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新路,在垃圾堆中掘出了金矿。垃圾处理正成为城管部门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市的闪光点。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优点是减容效果好;焚烧温度高,能彻底消灭致病原体,避免二次污染;处理过程最终剩余的灰渣稳定性好,不再分解、缓变;焚烧热能可用于发电、供热。垃圾焚烧发电是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有效方法。
目前,深圳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6座,总投资额约17.8亿元,垃圾焚烧发电量达1.46亿度。宝安白鸽湖(1000吨/日)垃圾焚烧发电厂、龙岗大工业区垃圾焚烧发电厂(800吨/日)正在规划建设中。目前,宝安松岗的老虎坑发电厂规模最大,日处理垃圾1200吨,每月发电200多万度,除三分之一自用外,其他并入市政电网,统一调度使用,每天可实现收入20万元。位于清水河市政综合厂,是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天消化垃圾约500吨。
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目前年产生量达369万吨,日均处理量为10120吨,其中卫生填埋处理6290吨/日,焚烧处理1907吨/日,简易填埋处理1923吨/日,特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0.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居于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
深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也成绩可观。目前,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有8家,下设637个收购站,去年共回收各类再生资源350多万吨,其中约300万吨来自于各类产业中,年交易额25-30亿元,再生资源回收率、收集量、产值在全国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企业投资唱主角
问:垃圾如何处理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面临的较为棘手的课题,常常因资金、技术等困难而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就排放。深圳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
答:在垃圾处理行业中,深圳大胆改革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垃圾处理领域,建成了一批高水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初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垃圾处理系统。目前,全市建成投入使用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总计投入资金23.64亿元,其中由企业按BOT方式投入资金15.5亿元,占总投资65.6%。另外,宝安白鸽湖、龙岗平湖二期、龙岗大工业区等三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和龙岗坪山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在建设或试运行之中,均采用BOT方式由企业建设运营,预计全部可在2010年前陆续建成投产。这次下坪场则利用CDM项目机制,向西方发达国家申请资金,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解决了资金、技术上的难题。从政府大包大揽全额投资,转变到企业投资唱主角,再转变到借助国际基金提升自己处理技术,深圳垃圾处理始终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宗旨,实现了成功的“三级跳”。
可喜的是,深圳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开始就标准高。深圳市市政综合处理厂是国内首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下坪场是国内第一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宝安老虎坑、南山、盐田等三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更是达到欧洲排放标准,集焚烧发电、生态填埋、垃圾渗沥液处理等综合处理功能。环境优美的清水河环境园和宝安老虎坑环境园也初步建成。
科技创新成为深圳垃圾循环利用水平的“催化剂”。深圳加强科技自主创新,促进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技术水平提高,共完成环卫科研成果50余项,其中依托市政环卫综合处理厂3号垃圾焚烧炉的国产化建设和国家“八五”科技攻关,研究开发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和18项垃圾焚烧处理关键设备,获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结合下坪场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示范工程的建设,开展了“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处理技术”研究,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值得欣喜的是,上述两个奖项是我国建国以来在固体废物处理方面仅有的两个国家科技奖。此外,还利用和结合玉龙坑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研究开发出填埋气体发电成套化国产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2004年,深圳又完成了盐田港保税区垃圾填埋场搬迁工程。下坪场垃圾填埋气体分离提纯用于汽车燃料技术研究成果则是国内第一个垃圾填埋气体提纯汽车燃料项目。
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城管
问:一般人看来,深圳城市管理部门不搞规划、不管企业,要落实深圳市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似乎很难。请您谈谈城管部门在这方面的做法。
答: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城市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更需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日常工作。我们这几年的经验是:尽量将循环经济中“三R”的原则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看似城管中一件细小的事,但做到节约资源,往往能节省好多城市管理维护费,还能为百姓生活提供示范。深圳城管部门除了在垃圾处理方面积极探索外,还在积极探索建立生态型、节约型园林。
深圳是一座绿化率相当高的城市。据统计,在绿化日常养护中全市每天需处理废弃树枝250立方米,全市全年需处理废弃树枝10万立方米。对这些在城市绿化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以前的就地焚烧处理方法污染环境,运往垃圾填埋场大量占用垃圾填埋场空间,从1996年起垃圾处理填埋场因无法承受树枝占空间较大而禁止其进入处理。针对这些现状,深圳城管部门经过研究,参照国内外一些城市的经验和做法,利用自然生长的植物,其残株和落叶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会产生植物可以吸收和利用的矿物质元素和有机质,实现物质的循环和土壤养分的稳定的原理,于1996年正式成立树枝粉碎场,将日常绿化管理中产生的废弃树枝集中粉碎处理,之后与城市生活污泥混合,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优质有机肥料,将有机肥料用于日常绿化管养施肥。这样,既解决了树枝的处理问题,又能为绿化管理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还可以解决部分城市污泥处理问题,整个处理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废弃树枝的循环利用。
目前,深圳树枝粉碎配备了一条临时生产线进行试产,平均每年处理废弃树枝约7万立方米,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城市不断发展,绿化面积不断扩大,每年产生废弃树枝逐年增加,据统计,目前每年废弃树枝已达11万立方米,现有的树枝粉碎能力还满足不了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需要。在市政府各有关部门重视和支持下,2005年已立项投资建设树枝粉碎新厂房及新生产线已进行施工建设,新厂房生产规模为每年处理废弃树枝15万立方米,可生产有机复合肥料1万吨,能满足未来10年内废弃树枝的处理要求。
此外,我们还在园博园建成全亚洲第一大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这个由市政府投资6600万元建成的深圳1兆瓦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2004年6月8日开工建设,2004年8月30日建成发电。整个电站分布在园区综合馆、花卉馆、游客服务管理中心、南区游客服务中心、北区东山坡五个区域。该电站总容量1000.322KWp,年发电能力约为100万KWh,相对于火力发电,年节省标准煤约384吨,年减排二氧化硫约7.68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70余吨,是真正的无污染的绿色可再生能源项目。它所发的电量约占园区用电总量的15%。它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太阳能技术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每年接待诸多专家学者及领导前来参观学习。
在市政建设和管理上,我们也动了脑筋,想尽办法节约资源。近几年,城管部门在新建改建项目启用节能灯,严格控制夜景照明时间,在城市灯光管理上“抠”电。一是调整路灯开关时间节约用电。根据深圳路灯的实际情况,推广半夜灯,按季节和气候变化科学调整开关灯时间。同时,对夜景照明启闭时间作出严格控制:只在周五、周六、节假日及政府举行重大活动、会议时开启,每次亮灯仅3小时,其他时段则不亮灯。路灯节能则积极探索使用太阳能,2004年在黄木岗立交等9条通道安装了太阳能通道灯系统,既解决了超过40米的人行通道的白天照明问题,避免了重新敷设线路,又合理有效利用免费的太阳能。目前,8座立交桥21条通道正逐步安装太阳能系统,并密切关注、跟踪太阳能路灯发展情况。二是对路灯供电点进行节能改造。市城管部门将19个供电点的节能改造项目立项,该项目是市政府机构节能行动实施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市贸工局于2005年在政府采购中心进行公开招标,目前正在施工。将来,还将逐渐对66个供电点进行节能改造。
按照《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要求,下坪场填埋气体发电点火只是起点,我们将遵循CDM项目原则,把下坪场不仅要建成深圳的两个示范基地,一是废弃物回收处理示范基地:清水河环境园、再生资源回收基地。另一个是重点技术示范项目:节能技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而且,要努力建成国家级的同类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