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阵营日前频频在“立法院”爆发冲突的背后是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裁判权的争夺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郑震宇发自北京围绕着“中央选举委员会组织法”的表决,台湾“立法院”内蓝绿阵营再度爆发冲突,为一个多月前在“立法院”内上演的动作片迎来姊妹篇。
三番五次上演“龙虎斗”
两个月前的1月19日,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提出表决“中选会组织法”,遭到民进党“立委”的暴力阻挠。“立法院长”王金平被锁在会场外长达数小时,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副干事长”王淑慧还抛鞋击中王金平的嘴角,酿成10年来台湾“立法院”最大的“暴力事件”。时隔一月,这一庙堂之上的丑剧再度上演,主角中依然包括那位暗器高手王淑慧。3月15日,“中选会组织法”再次表决。对1月19日蓝绿“立委”争夺主席台的教训记忆犹新的王金平,在上午便宣布“立委”不得擅自占据主席台。不料上次大战中身先士卒攻城拔寨的几位绿营“立委”,根本没把王“院长”的话当回事儿。
提前涌进议场的包括王淑慧在内的民进党“立委”群聚在主席台前,把主席台台下挤了个满满当当。“立法院”工作人员要求绿营人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王淑慧却说她“只是站在主席台休息,不然议事人员可以把她抬走”。话音甫落,多位民进党籍“立委”一拥而上,冲上主席台,并以椅子挡住主席出入的大门。
面对民进党党团的江湖作风,国民党党团保持了克制,王淑慧等人只得在主席台上独自表演,最终慢慢散去。脱困的王金平于是再度召集蓝绿党团协商,但两个多小时的协商毫无结果。
“中选会”大权在握
那么,这部两次导致“立法院”场面火爆的“中选会组织法”究竟有何斤两?
“中央选举委员会”,对台湾各级选举、特别是2008年“大选”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中选会”多年来只有“组织规程”,其组成和运作方式缺乏足够的法理依据。民进党当年“在野”的时候,曾经激烈批评“中选会”为“黑机关”,但一旦上台,却把曾经高喊的口号抛到九霄云外。不仅如此,“黑机关”里的“老爷”摇身一变——17名“中选会”委员中只有2人来自蓝军,其余全部身处绿旗之下。
可以说,民进党赢得2004年“大选”,除了那两颗子弹外,由绿营控制的“中选会”居功至伟。当时民进党利用手中掌握的“中选会”,通过了“公投绑大选”方案,国民党为此吃了大亏,因为“公投绑大选”对选票流向的影响有可能高达50万票。而2004年的“大选”中,连战输给陈水扁不到3万票。
如今选举临近,民进党再次玩弄起“公投、大选一勺烩”的把戏。据了解,民进党方面早已向“中选会”提出“党产公投”主张,甚至还准备推动“以台湾名称加入联合国公投”。正是对四年前的惨痛教训记忆深刻,国民党才一定要提前通过制定“中选会组织法”改组“中选会”,将这个绿营的据点拔下来。
国民党力避重蹈覆辙
国民党要求对现有“中选委会组织规程”进行修订,将原有的“中选会设委员11人至19人,任期三年,由行政院长提请总统任命”修改为17名委员“由政党比例提名产生12人,另外5名由不具党籍的社会公正人士担任”。这一方案其实已是国民党对民进党让步的结果,但即使如此,也无法让民进党满意。国民党还坚持“重大决策一定要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同意”,力图避免绿营完全主导“公投绑大选”。国民党高层指出,明年的“大选”恐异常激烈,输赢可能只在20万票之间,民进党“公投绑大选”的政治操作,对“大选”胜负将有关键性影响。也正因此,蓝绿双方才在这个问题上僵持不下,并数度老拳相向,正所谓“一个中选会,两次全武行,三寸不烂舌,难敌四方拳”。
来源:新华网-国际先驱导报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