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3月20日电
宝钢集团浦东钢铁有限公司几座钢花飞溅的巨型车间,经过重新设计包装,将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别具一格的演艺中心和供部分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免费展馆;几乎与世博会历史一样悠久的江南造船厂,更是将永久保留中国“最老资格”的近代工业建筑群,整体亮相上海世博会。
规划包容200万平方米建筑的上海世博会园区,被视作一个充满了未来创新色彩的“大观园”。可记者近日采访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的世博会园区工地,却发现不少动迁企业的一些老有百岁、少仅数年的“旧建筑”,已被赋予了“世博新角色”。
上海市副市长、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常务副主任杨雄说:“世博会园区所在的黄浦江两岸地区,曾经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本着勤俭办博的原则,我们已确定保留园区内现有的38万平方米建筑。如此大规模地保护和利用老建筑,将成为世博会历史上的第一次。”
38万平方米,意味着上海世博会园区近五分之一的建筑是“旧建筑”。传承历史文脉,演绎未来畅想,用旧建筑表现新事物,将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大特色。从上海世博会起,“世博会园区基本由临时性新建筑构成”的定律被打破了。
同济大学教授、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等专家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城市扩容和举办国际盛会所产生的“大拆大建”,对企业、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负面影响,并正以勤俭、务实的原则,改变一段时间以来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贪大求洋”“喜新厌旧”“奢华浪费”风气。上海世博会尊重历史、勤俭办博的原则,有望为快速城市化的中国探索出一条城市和谐发展之路。
除了尽可能多地保留和利用现有建筑,中国政府勤俭办博的另一大表现是不再追求建设“标志性建筑”,而是更加注重园区建筑的整体空间效果和高效利用。
没有了“标志性建筑”,记者多方询问到2010年盛会开幕,上海世博会的什么建筑或景观会让人在震撼之余过目不忘?有的专家回答,可能是在上海最早的火力发电厂烟囱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观光电梯。参与滨江绿带及世博公园规划工作的荷兰尼塔公司设计师朱顺宝说:“世博会组织者交给我们的设计理念,就是勤俭,要将世博会园区最宝贵的土地、江水等资源留给老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