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1日电 题:聚集优势铸引擎———重大项目建设拉动哈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哈药集团、空调股份利润总额全国同业第一;哈飞汽车销售量居全国前列、出口量全国第一;哈电站集团成为国内外电站设备制造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大项目牵动工业经济加速度。
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迈着又好又快的步伐,规模工业这台巨大的经济“引擎”在重大项目建设的助推下,正牵动哈尔滨工业“战车”高速前行,对城市经济产生着巨大影响。
精选项目打造“龙头”
依托现有支柱、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快速发展富民强市———新世纪、新形势,哈尔滨工业经济调整思路阔步前行。
规模工业作为牵动哈市工业经济的“引擎”,如何发展至关重要。以大项目牵动优化产业空间、产业布局,聚集优势产业,快速有效地壮大规模工业,带动哈尔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哈尔滨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高投入、大拉动的国债项目是规模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把握国家支持的重点和领域,哈尔滨市积极规划重大项目,目前共规划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590项,项目集中在能够形成明显的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装备制造、医药、农产品深加工、石化等行业。良好的项目基础,精心的组织申报、争取,最终使东北轻合金超大规格铝合金板带材等50个哈尔滨市工业国债项目得到国家批复,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其中46个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全部开工建设。其他的工业大项目建设也在聚集优势产业的“定盘星”引导下步入快车道。去年以来全市新开工100个投资超千万元工业项目,续建项目260个。
合力解难题共谋振兴大计
发展是共同的目标,振兴是共同的责任。为解决大项目实施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哈尔滨市政府部门与企业及有关部门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并根据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定期召开专项协调会,寻求解决办法。经过综合协调,诸多难题得以破解。
东北轻合金公司的超大规格铝合金板带材项目,是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最大的工业项目,投资总额达29.9亿元,但在项目实施中资金落实出现问题。市发改委多方努力,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经与企业、财政、银行、国家发改委等多方协商,终于取得了一致意见。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并与德国西马克·德玛格公司签订了主机设备供货合同。
有关部门和企业戮力同心,哈尔滨市大项目建设特别是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建设初见成效。目前19个项目已竣工投产,两个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等单位的验收。
企业创新力竞争力提升
一大批质量优、效益好、实用性强的大项目脱颖而出,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高歌猛进。
哈电站集团通过出海口基地建设、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等大项目的实施,拥有了燃机及联合循环产品市场开发、技术开发、产品制造、总装试车等能力,成为国内外电站设备制造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哈空调通过国债项目的实施,30万、60万千瓦大型电站直接空冷系统国产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与众多国际知名公司的竞争中,凭借技术和价格优势一举中标,打破了多年来国外公司对我国大型电站直接空冷设备市场的垄断。哈飞赛豹投产,标志着哈尔滨本土产出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商标和自主品牌的三厢轿车,汽车产能达到40万辆。四海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国债项目建设,达到年产300条生产线能力,市场占有率50%以上。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抗生素生产引进膜过滤、7ACA及系列产品项目,进一步提高哈药集团主导产品青霉素系列药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葵花药业GMP改造项目实施,综合生产能力较改造前提高两倍多,年销售收入达6.7亿元,上缴税金1亿元,列全省民营企业纳税第一名。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7.3,同比提高16.4个百分点,牵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作用正日益显现,哈尔滨“工业战车”在不断强大的项目和产业支撑下正向前疾驶。
背景新闻:部分已竣工国债项目
出海口基地:助哈电造世界级产品
绿色锅炉:巩固哈锅“领头羊”地位
数控建材生产线:再壮四海数控实力
直线电机:为“泰富”引来国外订单
膜过滤等技改项目:提升哈药竞争力作者: 王方遒来源: 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编辑: 张昭 ( 张昭 的博客)国 内 国 际科 教娱乐社 会 体 育专 题 法 治
相 关 新 闻:
·····
综 合 新 闻:
········ 否认被抓谣言········进入专题····················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