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春天来了,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参与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而那些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已把健身当成当今的时尚运动。
走出家门尽享夕阳红
记者日前清晨来到哈尔滨儿童公园,目睹了如同赶庙会一般热闹的群众健身活动场景。入口附近的广场,百余人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沿途不断看到慢跑的老年人,踢毽子的中年人和跳绳的儿童。园内专设的健身区更是人潮涌动,200余人随着口令整齐的做着广播操,银球在6张乒乓球台面上飞舞,40来人排成方阵在全神贯注地打太极拳,旁边的器械健身区人们正在津津有味地玩着单杠、双杠、吊环……
年届80的陈宝玺老人告诉记者,他在这里打乒乓球已经有20多年,“冬天大清早就来打乒乓球的有40多人,夏天可达百余人,即使是大年初一也从未间断过。
”而另一位红光满面、看上去十分硬朗的耿德明老人说:“我今年86岁,在这里锻炼快40年了,很少得病”。10年来坚持练太极拳和太极剑的75岁的宋伟敏老人向记者介绍,他们都是哈尔滨市太极拳协会成员,目前全市已经发展有87个活动站点。儿童公园是其中一站,共有40来人,年龄最大的是80岁的暴凤朝老人。
走在松花江畔,迎面而来的是跑步的人流,不断见到打太极拳、练武术的人群……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江面上的冬泳爱好者们。据了解,有200多位冬泳爱好者常年在江上坚持冬泳健身,72岁的常思明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对记者说:“我从1985年开始参加冬泳活动。最大的感受是,冬泳能使人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能达到长跑几千米的锻炼效果。”
摒弃旧习花钱买健康
记者又分别走访了哈尔滨市几家健身场馆,其火爆场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市人民体育馆内,无论是健身俱乐部,还是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篮球活动场馆都是“人满为患”。据薛永峰馆长介绍,该馆开放至今已有十年,初期来馆健身人数寥寥无几,自2003年后,各场馆健身人数始终呈过饱和状态,中青年人占绝大部分。
据一家健身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介绍,有氧健身操、器械、瑜珈等健身活动深受人们的欢迎。近年来,该俱乐部会员人数迅速增加,目前已有4000余名会员,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0%,其中20岁至50岁的人数占据主要部分。此外,会员的稳定性也较以往明显提高,常年坚持到俱乐部参加健身的“老面孔”越来越多。该俱乐部健身教练刘春明对记者说,近几年,参加健身活动人员自身的计划性和针对性都有所提高,反映出人们对健身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化。
与此同时,全市不同档次的健身俱乐部已增加到60余家。据了解,哈尔滨市各种形式的健身活动正呈蓬勃发展之势,健身场所也在相应增加。以游泳和滑雪为例,目前全市游泳场馆已增加到百余处,滑雪运动场所达40余家。看到各健身场所人头攒动的兴旺景象,“走出家门健身,花钱买健康”已成为当今时尚。
场馆匮乏成瓶颈所在
随着健身人数与日俱增,场馆设施日渐紧缺,2个篮球场地经常出现10余人共用1个篮筐的情况,乒乓球台也始终不够使用,以致多人长时间等候的局面经常发生。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上述情形,在哈市的其它健身场馆也屡见不鲜,类似市人民体育馆这样具有一定规模、面向大众开放的健身场馆仅有会展中心及几所高等院校寥寥数家,远不能满足大众健身的需求。而国内一些城市,针对健身场馆匮乏问题,采取了一些积极对策,如南京市政府近几年投资2亿余元,用于建设分布于市、区及社区的网络化大众健身场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众健身场馆紧缺的局面。如何使更多的普通大众能走进健身场馆,享受到低消费、高质量的健身活动以促进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