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商报报道商报记者 杨余德 实习生 刘斌 报道近日,关于液晶电视(LCD)与等离子电视(PDP)谁能在市场胜出的争论,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与以往各方围绕市场份额做文章的争论相比,这次的由头来自于飞利浦和长虹——3月17日,市场传出了全球第四大等离子电视出货商飞利浦将撤出等离子市场的消息。
长虹“独赌”
正在重新创业的四川长虹,近来的作为却让人有点捉摸不透:一方面,该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称,将发行待偿还最高余额为2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此举表明了长虹在资金上的极度饥渴;另一方面,根据其年报,长虹经营仍然挣扎在生死线上,却又涉足房地产开发经营,开发商铺;与此同时,长虹投资60亿元的等离子项目世纪双虹已经启动。就在上周,市场传闻全球第四大等离子电视出货商飞利浦将撤出等离子市场,虽然飞利浦对此立即给予了否认,但其毫不保留地表示,“液晶电视将成为平板电视的主流”。此前受市场影响,索尼已宣布将停止生产等离子电视。等离子领域的两大元老级企业日立和先锋也都已作出延期建厂的决定。现在可以说,长虹是全球唯一独赌等离子的电视机生产企业。对于这种做法,高盛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鉴于资本的庞大需求以及来自液晶电视的竞争,我们对于长虹投资等离子电视平板产业的举动表示担忧”。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刘步尘日前更是明确表示,“在等离子如此不利形势下,长虹逆势进入等离子面板制造领域,就显得格外轻率而非理性。”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帕勒咨询机构董事罗清启也认为,“这是一个很糟糕的决定。液晶市场竞争激烈,说明它有前途,等离子虽然做的人很少,但是当你刚刚起步时,别人却已经可以在商业化上达到极致,一旦跟不上的话,就会很轻易地被击倒。”面对市场上对长虹投资等离子的一片反对声,上海市信息家电行业协会王长菘却认为此举很英明,“协会也是支持的,毕竟在大屏幕市场,液晶没有办法取代PDP。”在其看来,近期内PDP可能会被淘汰的说法不成立,要看社会的发展。“由于性价比高,在42英寸以下小屏幕市场里液晶电视占绝对优势,而在42英寸以上市场,PDP的优势则较为显现,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鸡肋”产品?
“索尼公司现在市面上等离子电视已经全部是2006年前的存货,我们已经不推荐顾客购买等离子电视,而是推荐液晶电视。”南京索尼电视销售商陈先生对江苏商报表示,“等离子电视的时代已经过去。”据其透露,夏普、三星、日立等大的等离子的品牌,如今都已经悄悄地撤离了。还有几家在生产的,其产量也在不断地下降。市场份额的迅速流失,让一些家电厂家纷纷弃等离子转投液晶。
三大劣势
“创维公司在2005年到2006年期间,一持密切关注国内平板电视市场,也曾做了一些尝试。分析后决定,创维2007年走液晶电视的路线。”创维集团中国区域经营总部销售顾问冯先生告诉江苏商报。冯先生表示,首先,等离子电视的耗电量比液晶电视要大。等离子电视是主动发光的,这样对于电力的消耗相对液晶是要多大,这样产生的热量也比较多,引发的连锁消耗跟液晶相比也是要多一些的。其次,等离子电视的42英寸以下的电视屏的成本跟42英寸的成本相同,因此厂家不得不把最小的等离子电视的规格放在42英寸。“这样的规格在中国市场并不会得到很高的购买率。”冯先生称,一般42英寸的等离子电视的最佳的观看距离都要在1.7m以上,这样对于摆放电视机的房间的要求就过高,“而液晶电视机能大能小,十分方便,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购买。”记者在商场中看见,液晶的电视机有29英寸的,也有47英寸甚至更大的。再者,关于辐射问题。冯先生告诉记者,任何一款电视机无辐射都是不可能的。但等离子电视机是主动发光,而液晶屏是被动发光,因此液晶的辐射量肯定要低于等离子电视,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过渡产品?
尽管很多中国彩电厂商对外都称“液晶等离子并重”,实际上几乎各家都把生产重心放在液晶电视上,对等离子产品则视同鸡肋。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王宁认为,从平板电视机上游产业来看,目前全球成规模的等离子屏生产厂商只有5家,而主要给国内厂商供货的仅有两三家。在全球需求旺季,等离子屏的货源远没有液晶面板充足,国内等离子电视生产企业存在拿不到货的尴尬。他解释道:“从平板电视上游产业来看,彩电的核心部件是面板,其造价占到彩电整机的50%~70%。国内彩电厂商如果要制造等离子电视,就必须从上游厂商采购等离子面板。而等离子的面板生产线垄断在少数日韩企业手中,而这些企业本身也参与整机电视的生产,这就导致大部分中国彩电企业出现在关键时刻拿不到面板的尴尬。”“同时,由于面板生产技术的垄断局面,各面板厂商降价动力很小,而终端等离子受到来自液晶电视的价格挤压,利润空间大为压缩。这也是本土企业不愿意推广等离子电视的主要原因之一。与等离子的情况相反,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许多液晶面板供应商,它们只专注于面板生产,很少涉足品牌彩电成品,如台湾地区的友达、奇美、华映等。这就为液晶电视生产厂商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上游供应链。”索尼的陈先生告诉记者,等离子电视的寿命是远不及液晶电视,它的分辨率也无法超过液晶电视,对于光线等要求也高于液晶电视。更主要的是,等离子电视在长期工作后会产生一个现象叫做“烧屏”现象:由于电视台台标往往固定在屏幕的某一位置,长时间观看一台节目将导致屏幕这些区域的“烧屏”现象,即屏幕上永久性地留下台标图像。常常有体育节目爱好者们抱怨,他们的等离子电视不能长时间观看他们喜爱的体育频道的节目。一些顾客也多次向电视机厂商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要求,实际上等离子电视厂家目前还无法克服这一技术问题。“等离子电视存在的种种硬伤,注定了它终将成为‘过渡产品’的命运。”有专家在接受江苏商报采访时表示。赛迪顾问消费电子产业中心的分析师陈宏对记者表示,他们最新的调查表明,随着液晶电视的成本的不断下降,价格逐渐和等离子电视拉平后,欧美国家消费者的购买方向也已经从等离子电视转向液晶电视,“欧美市场的等离子电视也将会一步一步被淘汰”。
等离子溃败
“要不要来看一下最新款的液晶电视,最近正在搞活动,很划算的。”3月20日,记者走访了国美、苏宁、五星等几大家电卖场。毫无例外的是,来到任何一个电视机品牌专柜,销售人员首先向消费者卖力推荐的都是液晶电视。在这几大卖场中,电视机销售主要集中为液晶电视。三星、松下、LG、TCL、飞利浦等各大国内外厂商,都在推出新款液晶电视。与液晶电视的“繁荣”景象相比,市场上的等离子电视品种很少。TCL家电销售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江苏商报,与液晶电视的热卖相比,现在等离子电视的市场非常糟糕。“现在各个商家的等离子电视都不是很好卖,消费者来这里,基本上都购买液晶电视。”他指着卖场内的等离子电视感慨,如今许多厂家都减少了等离子电视的生产。“市场上的许多等离子电视都是属于旧款。”据其透露,各大厂家基本上已经不再研制新的等离子电视。苏宁、五星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他们各自卖场的销售统计数据来看,2006年以来,等离子电视销量持续下降,市场逐渐萎缩,如今所占市场份额已经很小。据介绍,很多消费者来购买平板电视时,往往会直奔液晶电视,压根都不理会等离子电视。在等离子电视中,松下以生产42英寸~50英寸等离子电视为主,日立主要生产50英寸以上尺寸的等离子电视,这两大厂家占到等离子电视市场的50%左右,惠普、海尔、三星、LG、飞利浦、长虹等平分剩下的市场。苏宁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等离子市场的逐步萎缩,市场上的等离子产品已经为数不多,在产品品种供应上,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选择需求。“这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该负责人称。据江苏商报了解,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曾并称“平板双雄”,两者并驾齐驱。2004年、2005年,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曾出现爆发式增长。当时,等离子电视相对于液晶电视,有着后者无可比拟的大尺寸优势以及价格优势。进入2006年,液晶电视进行反攻突围。一次又一次的价格战术,将等离子原先遥遥领先的价格优势压得没有喘息空间。随之而来的是,等离子市场在液晶电视的价格进攻下,市场份额日益缩减。据赛诺预测统计,去年我国等离子电视市场增长速度出现大幅下降,销售量预计为61.3万台,仅比2005年增长14%;而销售额为86.7亿元,与2005年相比更是下降了10%。另据国家信息中心《2006年度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白皮书》显示,2006年国内平板电视销量477万台,其中液晶387万台,大大高于等离子的80万台。再看每个品牌的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的价格,42英寸等离子价格在10000~14000元之间,液晶电视价格在10000~16000元之间,两者之间的差价均在1000元以内。业内专家分析,近期液晶面板的价格大幅下降,正逐步逼近等离子电视价格。消费者目光纷纷投向液晶电视,即使是等离子电视的潜在消费者也因为液晶电视的降价,而伺机等待等离子电视降价的时候再购买。而从平板电视生产厂商来看,前一阶段由于等离子电视价格下降过快,等离子屏的价格调整跟不上,以致部分厂家出现负毛利率,因此厂商更愿意去做还有利可图的液晶电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家电分析师陆刃波曾说过:“2006年国内市场液晶和等离子电视的比例在8比2左右。但目前液晶的比例还在上升,如果等离子在技术、价格等方面有所突破性发展,最后在国内恐怕连平板电视20%的市场份额都拿不到。”(编辑 小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