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眼中的新农村系列报道之一
开栏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今年,是我市全面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桂林建设起步之年,也是盘点、总结我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效果关键之年,我市新农村建设将呈现风起云涌的良好态势。
“三避”技术让金桔成“金”
本报记者 田远进数字给人的感觉是枯燥的,而阳朔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给出的一组数字,却让记者怦然心动、感慨不已。
去年,该县古板村委640户村民,种植金桔5100亩,实现村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300元,就连村中的五保户高立民去年收入也达到了2万元。565户建了新房,220户建起了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青石墙裙、漂亮石栏的“豪宅”。
古板人到底有什么魔力,能从土里变魔术一般让自己的钱袋鼓得那么大?3月13日,记者走进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来到富马自然村村民秦五一那片雪白塑料大棚覆盖下的金桔园里,秦五一与家人正在摘金桔。看到黄灿灿的金桔、黄灿灿的笑脸,你就知道他家的生活有多滋润。果不其然,4口人,7亩金桔,1.4万公斤,收入9万元,从这组数字你就能想像他家的生活会是怎样的美好。
其实,秦五一家在全村60户人家中,只能算中偏上。同村的黄粘军一家,5口人,15亩金桔,4公万斤左右,收入26万多元。
记者来到龙潭门自然村,周仁贵在村科技活动室优哉游哉。“现在金桔价格每天都在以每公斤0.6元的价格在涨,一般果每公斤达到了7元,好的达到了11多元,树上的果子不急着摘。”他说他今年收入可望达到10万元,比去年要略少,在村中属中下水平。与周仁贵在科技活动室优哉游哉的还有黄伟,当记者问他家收入有多少时,他有点也不好意思,他说他是村中金桔种植面积最少的,3口人只有3万元收入,人均刚刚达万元。
不难看出,古板人能发起来就靠种植金桔。
古板村辖12个自然村,640户2528人,全村人均只有0.33亩水田,是个典型的“地无三尺平、田无三分五的山区村。要在这样一个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山区村寻找致富的路子,一度让当地群众和政府一筹莫展。
古板村种植金桔有悠久的历史,可金桔始终没有让古板人富起来,因为种出的金桔青青黄黄酸酸涩涩,产量也低,只好供自己吃,卖不出钱。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避雨、避晒、避寒的金桔塑料大棚“三避”种植技术开始运用,这极大地提高了金桔的品质,提高了金桔的产量,延长了金桔的采收期。原来金桔一般在霜降前后采摘,而采用了“三避”种植技术,采摘期可延长到第二年的清明前后,金桔直接在树上得到了保鲜。因此,果农可以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适时采摘,很好地调节了金桔市场,为果农赢得了好的收入。
目前,古板村种植金桔已形成了一整套无公害标准。在古板村的影响下,整个阳朔金桔种植得到了迅速推广。2005年全县种植面积为5万亩,总产量4万吨,产值22000万元。2006年总面积为5.6万亩,总产量4.6万吨,产值24840万元,金桔成了阳朔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
科学种养的“一村一品”是致富的根本
青鸟村是阳朔最早建新村的村子之一,该村能走上致富的道路靠的就是科学种植淮山。3月13日,记者来到青鸟村,村民正在忙着收获淮山和种植淮山。村民杨林正将一箱箱的淮山打包好,准备运往广东销售。他说,现在全部实现机械化打垄定向种植技术,采取喷灌方式,实行标准化生产,淮山的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过去每亩产量只有1000公斤,现在已达到2000多公斤,而且品质好,价格也上来了,一般每公斤3.6元左右,每亩收入8000元左右。全村3300人,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000元。
青鸟的淮山种植迅速扩大,目前已达4000多亩,而且辐射到了其他村,同时辐射到平乐县沙子镇的协中和保和两个村委,与青鸟连成了上万亩的种植规模。青鸟和沙子人并不满足现有的淮山种植规模,他们还到钟山县承包土地,在那里形成了1.5万亩的淮山种植园。
永福县三皇乡是一个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都不明显的乡,而西红柿种植却成了该乡赫赫有名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该乡矮山屯有57户人家283人,去年全屯在该乡率先引进西红柿高产嫁接新品种进行种植,面积达200多亩,亩产近1万公斤,每亩收入1万多元,全屯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
永福县广福乡龙溪村袁家屯有56户250多人,该屯以种桑养蚕为致富主要产业,实行了种养标准化。去年全屯种桑200多亩,养蚕1300多张,产量4.5万公斤,仅此一项,全屯人均收入4000多元。眼前这绿油油的桑园告诉记者,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像这样能引领当地群众致富的现代农业在全市12县5城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记者点评:
支柱产业: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就是要发展现代农业,也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才有坚实根基。
从古板村我们看到,金桔“三避”种植技术让古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才有了现在漂亮的古板新村。
去年我市在131个村实施了新农村建设试点,这些村通过发展现代农业,都形成了一个或两个支柱产业,成了新村建设的基石。那些没有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而经济发展较快的村,也都是依靠“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而逐步走上致富的道路,积聚了建设漂亮新村的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