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绿色”主导着工业经济命脉
继2005年荣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全国十佳节约型中小城市”殊荣后,2006年,平度市首次荣获“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两项国家级荣誉,为现代工业的发展赋予了最理性的印证。
其实,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都会遇到发展工业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而对于原来产业层次不够高、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的平度来讲,加快发展的心情更为迫切。对此,平度人保持着高度的清醒:生态胜过生财,环境友好是发展现代工业最基础的条件。
这种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的理念,首先渗透在平度城市化和引资开发的规划与建设中。在被视为景观河的现河两岸,拒绝任何一个企业临岸落户,沿岸建起了绵延数公里的绿化景观带,还修建了一片片休闲绿地,使这条河显得更加风姿绰约。华侨科技园属于平度工业发展的重地,在规划之初就预留出相当比例的生态空间,不久的将来,这里不仅能成为各种优质项目集聚地,也会成为平度城市的一道亮丽景观。
生态平度,绿色平度,人居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城市的发展张力得到全面提升。作为平度市发展的一个样板,同和街道把生态环境作为引资纳客的一枚重重筹码,每年都有一大批项目涌来,不到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聚了300多家内外资企业。在这片外资最密集的土地上,凝结着平度人对环境独到的阐释:“环境出形象,环境出效益,环境也是生产力。”
“循环经济”这一本为人们所陌生的发展理念如今在平度现代工业发展中已经被运用的十分熟稔从当初率先提出并积极实施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到如今又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想方设法降低能源和环境成本,并重点抓住节水、节地、节电等环节,努力降低单位GDP的能耗,降低单位GDP产出的土地利用,积极开展“产业生态链”绿色招商。在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平度关注未来发展的目光始终跨越了眼前的利益。
青岛黄金铅锌开发有限公司对金矿提金后的尾渣进行浮选以提取铅、锌,目前已经形成年生产铅锌精矿8000吨、硫16000吨、产值1000万元的生产规模。在此基础上,他们采取混合浮选与循环利用技术,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将产生的尾矿作为硫精矿销售给有关制酸厂,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了倍数增长。去年5月,该公司被评为青岛市绿色企业。与此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青岛碱业股份天柱化肥分公司,2002年开始从开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入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每年通过实施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以及废水、废料等再利用能额外“捡回”1300多万元。
培植典型、营造氛围,平度市在打造经济“绿色空间”的实践中注重群体效应,“环境也是生产力”成为企业共同的价值追求。几年来,该市以开展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为依托,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先后有海尔冰箱、海信空调、三莹电子等2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兴平热电、青啤三公司两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与此同时,该市将循环经济的重心转移到相关产业和重点行业上,形成了一条条环环相扣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该市在白埠汇丰公司、城关官家上观、香店东泰公司先后建起了三个“规模化畜牧养殖沼气环能工程”,为农业领域循环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据统计,去年平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42吨标准煤,大大低于青岛市1.33吨标准煤的水平,在青岛各市区中综合能耗最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取水为10.56立方米,大大低于青岛市26.86立方米的水平;化学吸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也明显低于全国和青岛平均水平。
自主创新:现代工业的内驱动力
“时刻拥有创新精神,不为短期利益出卖未来”,这是青岛宏泰铜业有限公司的创新发展理念。去年4月11日,该公司自主创新开发的TU2牌号铜管纳入GB/T18033国家标准中,作为国家标准在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颁布实施,宏泰铜业成为全国同类产品第一家纳入国标制定的企业,从制造产品到“制造”标准,宏泰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生生不息的创新动力,让宏泰由一个年亏损700余万元的镇办企业发展成为江北最大、全国同行业第四的紫铜管生产企业。
“投入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根本保证,对科技的投入我们从不吝啬”。青岛磐石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老总李德平对科技创新投入这样认为。磐石公司是平度市首家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较早地组建了青岛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去年,公司自主研发了高效旋膜除氧器,并获得知识产权,目前该技术产品属国内首创。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海诺要让每名员工从头到脚都流淌着科技创新的血液”,青岛海诺制水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春卫有着这样的人才观。公司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等近6名中国水处理行业的技术权威专家和2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才加盟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人才阵容。目前,公司与中国膜工业协会合作,已成功举办了两届青岛国际水工业论坛。去年,公司还论坛纳入青岛海洋节的一个议题,积极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
目前,以自主创新、自创品牌为核心的内涵型发展理念,正日益成为平度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新一轮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近年来,平度引导自主创新、自创品牌的举措令人振奋:开发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培育一批科技研发机构,转化一批高新技术成果,拓展一批高新技术领域,形成一批高新技术园区,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扶优扶强措施,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集团。积极扶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专强新”的特色优势。目前已有磐石容器、北苑家具、宏泰铜业等106家企业与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等5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了研发机构,有6家被批准为青岛市级技术开发中心。仅以工业为例,目前,平度已拥有各级名牌产品12个,其中省级名牌5个,青岛市名牌7个。此外,还拥有山东省著名商标9件,青岛著名商标10件。今年以来共申请专利145件,授权35件,增长190%。
创新是平度人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也是一种浓浓的社会风气。强烈的创新意识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灵魂,延伸到了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去年以来,平度立足体制机制创新,在市镇两级机关深入开展效率效能建设,相继建立、完善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党风政风监察中心、企业投资投诉中心和外资、民资招商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进一步推出限期办结制、首受负责制、重点岗位AB角制等,并制定出台效率效能责任追究办法,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各部门还通过广泛开展“进位升级”活动,全面提升机关服务基础工作、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的水平。市委、市政府专门设立了部门“创新奖”,进一步鼓励、激发机关干部服务创新热情。
科学发展:凸现效益和质量
推进现代工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在加速经济转行的同时,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后续潜力。平度的各级干部这样认为。
一个“选”字凸现成本效益意识。近年来,平度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了打破资源的瓶颈制约,提出了招商选资的成本意识,强调引进项目要综合考虑土地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招商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强调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选”。
怎么“选”?平度提出了4个标准:一看科技含量;二看投资强度;三看产出效益,包括利税、对就业的贡献度和对群众致富的带动力;四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明确资源要向优势地区、优势产业、优势项目倾斜,让有限的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去年以来,电子家电、汽车配件和机械制造三类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总投资、外方注册资本已占全市总数的40.3%和36.9%,
集中力量打造特色工业集群新亮点展示着平度的产业质量理念。在平度如今已形成了电子家电、食品加工、橡胶化工、汽车配件、机械铸造等支柱产业,加工制造业发展迅猛。针对当地制造业大多集中在制造环节这一制造业价值效益链低谷的现状,平度强调,要积极推动制造业向研发和销售两端进行延伸,提高企业在整个价值效益链中的分配份额。与此相应的是,近年来,平度在继续做大现有企业的同时,想方设法全力提高核心产业的比重,提高欧美日韩企业的比重,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内销型企业的比重。随着秸杆发电项目的落户和风能、生物能的开发和利用,平度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由量到质的变化。
一个“配套”战略推动本地资本与平度境外资本互动发展。平度想方设法让本地的企业通过配套“挤”进外来企业群和其产业关联的各个环节中。既解决了经济构成的断层难题,又使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在共生发展中生根留住,推动了外来企业的产品、人才和研发的本土化,有效地避免了外来企业的“候鸟”现象。围绕淄柴博洋项目,平度本地就有曲轴、活塞环、铸造等60多家企业为其配套,既减少了该企业从外地购零部件的成本,又每年为当地配套企业带来上亿元的收入。
特别应提到的是,平度主动适应经济紧运行的环境,把宏观调控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契机,苦练内功,挖掘潜力,在集约利用资源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努力克服土地、能源、资金等各种困难。例如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平度对建设单层厂房的,加倍征收城市配套费和水电增容费,二层减半收取,三层以上部分免收。同时引导现有开工投产企业在原有土地和空间范围内增加投资、增建厂房,提高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三莹电子增资不增地和同和工业园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做法,已被列入山东省节约集约用地100例。(记者宋学春通讯员于有升)(人民网青岛3月2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