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参与签署的合作文件中,近期签署的两个合作性协议,更多考量如何促进消费。昨日,环渤海地区消费和谐研讨会在泰达举行,会议提出了“联合做好区域消费维权工作”。此前的2月28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首次联合发布的《2006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商业发展报告》说,三地将建统一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同时研究建立市场应急保障互助机制。
京津冀这个区域有着巨大的消费冲动。京津冀三方中经济相对较弱的河北,2006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更是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04.6元。根据一般的理论,收入决定消费,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必将带来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北京人到天津来消费,天津人到河北消费,河北人到北京消费,有点绕,但是这样的案例每天都在进行。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天津消费者在廊坊买到了不合格商品,你能到几十公里外的廊坊进行投诉?这样的制度安排肯定无法促进消费。事实上,目前京津冀区域内统一市场尚未形成,整体优势未能发挥。所谓的一体化,更为浅显的理解已经是无障碍,觉察不出三方的界限在何处。这就是近期两个合作性文件的价值所在。
统一市场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就消费者而言,享受了更多的商业资源,而商业企业则拥有了更多的消费者。消费的力量将让各方看到:合作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沈东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