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卫生部发布了新的《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将于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目前离《办法》实施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各医院开具处方的情况是否规范?连日来,记者随机对京城的7家医院调查发现,“天书”处方仍然比较普遍。
时间:3月16日19时15分—19时40分
地点:朝阳区中医医院
科室:急诊内科普通号
记者到达时,已经只能挂急诊,急诊科室没有病人排队等候现象。医生详细询问了记者症状后,作出了“肝胃不和”的诊断,并建议记者先吃几副中药看看效果。医生给记者开了1张中药饮片处方,处方是手写的。
不足:
1.医师签名和科室名称、病案号书写潦草,无法辨认。根据《办法》规定,处方须字迹清楚。
2.没有在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根据《办法》规定,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须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3.医生开了7天的用量。根据《办法》规定:“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时间:3月17日11时—13时10分
地点:朝阳医院
科室:耳鼻喉头颈外科普通号
记者到达时,被告知上午的号已挂完,只能挂下午的号。下午一点不到,诊室门口已排有10多人。记者没有购买和携带病历,见到医生以后,表示自己想直接开一些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大概由于等候的病人众多,医生并没有给记者进行诊断并核实病情,也没有询问是否有病历,而是直接在“诊断”一栏写上了“过敏性鼻炎”,并开具了两张西药处方,处方是电脑打印的。
不足:
1.医师手写签名潦草得根本无法辨认。
2.开具的两种药品“伯克纳气雾剂”和“仙特明片”没有注明各自的通用名。根据《办法》规定,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药品通用名称。
3.没有在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时间:3月14日10时10分—10时50分
地点:展览路医院
科室:中医专家号
由于所挂专家的声望较高,看病的人较多,记者在诊室等了近两个小时。诊断完毕后,所开具的处方并不是医生本人所填写,而是由其助手———一名实习医师填写。医生在描述病情和药品名称时,很清楚地吐出每一个字,一些比较专业而难写的药品名,还把药品包装盒取出给实习医师看,确保其所写无误。一共开了两张处方,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各一张,处方均为手写。
不足:
1.没有在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2.中成药处方超过7天用量,且未注明理由。
3.专家的签名有辨认困难,书写的药品服用方法有辨认困难。
时间:3月15日14时50分—15时10分许
地点:北医三院
科室:眼科普通号
记者到达时,医院里人满为患。在一楼挂完号后,前台护士将患者的就诊号按先后顺序排放,依次叫号。记者在眼科简单诊断后,医生开了一张处方,处方为手写。
不足:
1.病情及诊断填写潦草,无法辨认,而且与病历上差别较大。根据《办法》规定,处方诊断填写应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药品名称后的小字辨认不出是药品规格还是药品用法。
3.医师签名潦草,难以辨认。
4.日期写错(14日写成15日)。
5.没有在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时间:3月15日12时20分—14时30分
地点:积水潭医院
科室:神经内科专家号
在神经内科,告诉专家睡眠不好后,医生诊断后认为记者脸色蜡黄,恐怕是贫血,要求记者先去化验。记者表明自己不贫血,请医生继续看病,但医生指出必须有化验结果才能看病,否则不予开药。随后,记者去验血,专家看完化验结果后认为不是贫血。之后,专家诊断认为,记者得了“抑郁”,并给记者开了一张西药处方,处方为电脑打印。
不足:
1.处方开具的药品用量达到一个月,且医生并未在处方上对延长用量作出说明。
2.手写的服用方法字迹潦草。
3.没有在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时间:3月15日15时30分—16时30分
地点:北京中医医院
科室:消化内科普通号
在该院,医生看病态度良好,由于看的是中医,医生号脉诊断,说记者有肝火,要注意饮食规律,多食清淡食品,多运动。随后开具了一张中成药处方,处方为手写。
不足:
1.病案号、病情诊断和服用方法字迹比较潦草,部分难以辨认。
2.没有在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3.处方开具的用量超过了7天,且医生没有在处方上对延长用量作出说明。
时间:3月14日10时50分—11时10分
地点:和平里医院
科室:中医科普通号
接待记者的中医科医生开具处方之前,详细询问记者是否公费医疗,是否可以报销,有无报销限额等,记者回答可以报销。随后医生没有填写病历就直接开药了,开药完毕也没有在病历上填写病症和处方情况。
医生开具了两张处方,一张是中成药处方,另一张是中药饮片处方,均为手写。
不足:
1.两张处方字迹都十分凌乱,病情及诊断、病案号、科室名称、患者单位、医师手写签名根本无法辨认。
2.两张都没有在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3.中药饮片处方开具了12味药物,但由于字迹潦草,仔细辨认和猜测也只能辨认出不到5味药的名称,其他很难准确识别。
4.记者拿着中药饮片处方去划价时,工作人员辨认处方上的药品名称也十分费劲。
5.中药饮片处方上无法辨认是否有关于药品调剂、煎煮的特殊说明,用量也无法辨认。
6.中成药处方的药品名称基本可以辨认,但规格和用量无法辨认。
时间:3月14日11时50分—14时许
地点:北京中医医院
科室:妇科普通号
记者来到医院时只有一个窗口可挂号,挂号台工作人员态度十分冷淡,对记者咨询基本上不予理睬。记者咨询后发现,能最快就诊的科室只剩妇科。
医生开具了一张中成药处方,处方为手写。
不足:
1.药品用量超过7天,但医生没有对于延长用药量作出说明。
2.描述药品规格和数量的字迹不清楚,描述服用方法的字迹无法辨认。
3.药品名称可以较为模糊地辨认,但用量方面不清楚。(记者 杨珺 实习生 易瑛 朱瑞娟 李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