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过去,新一轮的求职大潮又临近了。除了带给求职者更多的机遇外,其中也夹杂着各式各样的“伪招聘”。“高薪诚聘”、“月薪万元”……这些“伪招聘”不但影响我们在求职时的选择,而且简历投出后的“石沉大海”在心理上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打击。
根据伍亿人才招聘网最新的调查显示,有58%的求职者明确表示,遇到或经历过“伪招聘”。还有26%的求职者不清楚遇到的是不是“伪招聘”,每年都有很多人不能及时就业,其中半数以上遇到的就是这形形色色的“伪招聘”。这样的数字让我们触目惊心!
在这其中,有36%的求职者因为这些“伪招聘”在就业机会、个人财务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让网络招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也让人们对“伪招聘”深恶痛绝!
在形形色色的“伪招聘”中,那些只招不聘,借招聘宣传自己的最多,占28%;其次是一些黑中介,为骗取中介费的占13%;被骗去做传销,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借助管理岗位,骗去做保险销售;借高薪岗位骗去外地,进行骗钱、抢劫或实施其他犯罪活动的各占12%。
这些“伪招聘”不但开出优越的条件来诱惑求职者,而且还煞有介事的进行笔试、面试、复试。让很多的求职者很难分辨到底是真是假。
伍亿人才招聘网的调查还显示出求职者最反感的“伪招聘”主要集中在“只招不聘”。为了积累自身知名度,一些小企业会不失时机地对企业或品牌形象进行宣传是企业发展前期的必经阶段。对于他们来说,租下一个展位或刊登一条招聘信息最便宜的只要几百块,却能赚足曝光度。他们一旦参加招聘会都会挂出巨幅宣传画,将展位布置得极其鲜亮夺目;当求职者进行职位询问时,招聘者则对企业文化侃侃而谈数十分钟,末了再每人赠送一本精美宣传画册,号称加强对公司的了解。他们的招聘信息已经挂了半年甚至更久,只招一两名、要求不高的职位。其实他们“只招不聘”是在借招聘之名行广告之实。
伍亿人才招聘网推出的“用户反馈”功能在调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用人单位和职位信息,求职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工作人员,从而进一步核实单位、职位的真实性,有效的避免的求职者的风险。对于那些假借招聘来行骗的公司,一经查实,立刻打入“黑名单”让它们再不能肆意害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就绝对安全了。骗子的手段多种多样,也提醒我们广大的求职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初入社会警惕心理不强是难免的,求职时一定要多长个心眼,杜绝不必要的麻烦。“看上去很美”的“伪招聘”并不能实际解决人们就业难的问题。
中国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