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21日讯记者廖文根报道:世界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首次证明果蝇中心脑区——扇形体结构参与视觉图形识别过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龙芯2E研制成功……短短一年时间,中国科学院就涌现出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了我国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2006年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进入第三期的第一年,中科院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中心任务,系统谋划,着力发展,改革创新,促进和谐,全院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三期取得良好开局。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介绍说,以国家启动实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契机,中科院组织全院力量,积极建议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前瞻部署重要方向和领域前沿研究,科技创新蓬勃发展。在“973”计划2006年部署的项目中,中科院作为第一、第二承担单位的项目数占总数41.5%;“863”计划部署的项目中,中科院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的项目达462项;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部署的项目中,中科院承担71项,占总数的48.3%。
中科院不仅明确了全院未来5至15年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战略重点和重要举措,还从创新基地、学部发展等角度着手,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初步构建了覆盖全院的战略研究体系。在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交叉和重大科学前沿、信息等战略重点领域,中科院前瞻部署了258个创新项目,部署和建设了一批创新平台。
据介绍,2006年,中科院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创新成果,科技产出数量与质量持续快速提升,获专利授权2111项;全院共获得国家科技奖30项;知识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使社会企业形成销售收入512.2亿元,利税总额75.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