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科技开启粮食宝库(经济聚焦)

  袁隆平和李振声,一南一北两位科学家,一个是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一届获奖者,一个是最新一届获奖者;一位从事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的育种研究,一位从事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的育种研究。

  从袁隆平到李振声的先后获奖这看似“巧合”中,折射出农业科技对我国农业增产作出的巨大贡献。

  农业科技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确定科研方向

  俗语有云“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良种作为高度物化的科技成果,最受农民朋友欢迎,在生产中也能很快见效,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起着关键作用。

  在国家最高科技奖中,两位获奖者都是育种专家,这充分说明我国科研创新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紧密。

  “民以食为天”,育种正是粮食增产的首要和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农区的作物品种更换了5次,许多农业大省已经更换了7次。每一次品种更换都带来粮食的大幅度增产。

  另外,在国家最高科技奖中农业科技的比例占到20%,这也充分说明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和农业科技的必然结果,1963年和2001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分别召开了两次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2002年,我国还举办了首次国际农业科学技术大会。

  国家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也逐年增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如此重视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这在世界上、尤其在发展中国家里并不多见。

  连续增产

  ——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48%

  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在2004年和2005年累计增产1000亿斤的基础上,实现连续第三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达到9900亿斤以上,夏粮单产再创历史新高。

  粮食增产了,农民增收了,让人心情愉悦。欣喜之余,在炫目的数字背后,我们不能忘记农业科学家们的巨大付出。农业科技研究往往需要反复试验,研究对象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如小麦育种,平均需要8年时间才能育成一个新品种。两位院士常年坚持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观察作物生长情况。袁隆平院士被风吹日晒成了农民模样,李振声院士在宝鸡农村蹲点,一住就是好几年。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农业科技对粮食增产所起的支撑作用。据了解,目前,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48%。另据初步测算夏粮因单产增加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达到80.6%。

  “多亏技术员帮俺选了抗旱的好品种,少浇一次水还能多打100公斤!”河北省辛集市马兰村农民刘英芳高兴地说。让刘英芳和乡亲们受益的是石家庄市农科院育成的节水高产小麦——“石家庄8号”。院长郭进考介绍说,这种小麦即使1次水不浇,亩产也可达到400公斤;浇1次水平均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而一般小麦品种从种植到收获至少要浇3到4次水,少浇1次水可为农民节本十几元。

  “石家庄8号”只是我国农业科研创新和良种推广相结合的一个缩影。我国科学家利用矮败小麦育种技术选育的“轮选987”品种,在河南新乡大面积示范推广时每亩产量超过700公斤。1996年启动的“中国超级稻研究计划”已实现小面积亩产800公斤。

  “十五”期间,围绕促进粮食丰产和农民增收、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重点任务,科技部在国家主体科技计划中安排了若干重大科技专项,并取得了突破进展。其中“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项目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12个粮食主产省建立试验示范区1.2亿亩,累计增产粮食516万吨。

  国际影响

  ——为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作贡献

  我国农业科技的大步迈进,不仅解决了国内的温饱,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在国际上,也作出了突出贡献。

  事实上,我国近年来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代表的农业科研“国家队”,在矮败小麦创制等领域取得了领先世界的原创性大成果。专家认为,矮败小麦成果一旦推广,有可能引发全球小麦育种的一次革命。李振声院士运用从偃麦草中得来的蓝粒基因创造了一套蓝粒单体小麦,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这项成果扩大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

  在超级稻育种技术上,实现了亩产800公斤的新突破之后,我国高产优质水稻技术可以说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2005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超级稻新品种约2亿亩,覆盖了长江流域稻区、华南稻区和东北稻区,累计增产稻谷120亿公斤。

  杂交水稻也为解决世界的饥饿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袁隆平院士因此荣获世界粮食奖。为让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他先后出访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国等多个发展中国家传授杂交水稻技术。美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唐·帕尔伯格赞扬道:“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育种科技的“南北双峰”(链接)

  2001年2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院士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

  2007年2月27日,中科院院士李振声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并衍生出了50多个小麦品种。这些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