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勇实习生崔婷婷)近日有媒体传出消息,珠三角爆发“民工荒”——到那里打工的民工队伍冷冷清清,大多数民工都选择了长三角地区。值得欣喜的是,国家统计局江苏省城调队和省劳动厅日前对全省近4万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和全省1251个乡镇、涉农街道全面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农村劳动力去年输向省内和苏南比重提高,省外和境外比重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2.6万人,新增劳务输出41.5万人,全省劳务输出增至796万人。在这796万人中,其中输向省内的491.13万人,占61.7%;省外293.01万人,占36.81%;境外11.86万人,占1.49%。与年初相比,分别增加40.13万人、1.01万人和0.36万人,省内比重增加了1.9个百分点,省外和境外分别下降了1.89和0.01个百分点。这表明一方面积极主攻省内市场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另一方面努力拓展省外和境外市场的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省外,吸纳江苏省最多的4个省(直辖市)依次为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和浙江省,分别约占输向省外总量的35.3%、8.5%、8%和7.5%;与年初相比上海市、广东省和浙江省分别增加了4.5、0.4和0.8个百分点,北京市持平。在省内,苏南已成为吸纳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在输往省内491.13万人农村劳动力总量中,61.2%的劳动力输往苏南地区。受各地陆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检查力度加大及人员素质提高等多因素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工资出现了小幅增长。资料显示,江苏外出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达到了972元,较上年增长4.1%。
记者了解到,同为全国消费最高的两个城市,上海给工人的底薪是810元/月,深圳只有690元/月,但上海往往还包吃住,深圳则只包住不包吃。这也是促成农民工离开珠三角,纷纷选择到长三角打工的原因之一。
“越来越多靠‘吃青春饭’和‘干体力活’的民工,不得不面临二次转移的问题”,业内专家不无忧虑地分析说,从江苏转移的劳动力结构分析看,大多数农民工主要从事体力和技术程度较低的临时性工作,随着年龄增大和体质的衰退、加上各行各业对劳动力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相当部分仍在劳动力年龄内的农民工不得不返回农村“重操旧业”。据统计,去年全省约有3.3%的外出劳动力又返回了农村。为此,江苏劳动等相关部门在加快增量和存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还必须花大力气巩固转移输出成果,促进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和非农产业稳定就业,逐步转化为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