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世界水日。去年那场百年不遇的旱情后,荣昌县双河镇大石堡村等4个村迄今人畜饮水极度困难:每天,约3000人等待一辆洒水车翻山越岭前来逐户送水。之前,承担逐户送水的是货车或摩托车队。
昨日,送水场景已持续248天。
双河镇的来缘,跟当地有白玉河和清水河穿过,水资源丰富有关。去年7月底,这个守着两河的小镇出现饮水困难:大石堡村等地势相对较高的村的水井干涸、无水可用的村民甚至在田里或塘里都找不到水——田土龟裂严重。
很快,辖区15个村也先后出现严重饮水困难。
两辆货车和辖区厂消防队消防车,在镇政府组织下,开始每天每车至少送水3次。大石堡村的村民清楚记得,最初送来的水用塑料桶盛,后来水越来越不够用,送水货车便把车厢改成简易水箱:在货车厢内铺上稻草,再用较厚塑料薄膜覆盖在稻草上,使车厢成为简易大水箱。
“这样一车水较原来用桶装可多装约1吨。”昨下午,双河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谢勇谈起大家送水中的小发明感叹“都是旱情闹的”。
但简易水箱还是不能彻底解决饮水困难。其时,镇政府紧急决定,拨10万余元专款购买洒水车。为节省经费,镇政府派专人上网查找洒水车性能和价格,最终决定从成都购买。
8月初,目前持续送水的洒水车“上任”。其间,镇政府工作人员还成立12人组成的摩托车送水队伍,专门解决洒水车无法驶往地方的村民饮水困难。
“送趟水的过路费和油费约30元,可水的成本仅需不到7元钱。”昨下午,驾驶洒水车的兰师傅掐指算送水成本,佩服政府送水持之以恒。村民程继红挑出水桶,接满水后忘情地大喝了两口,连说甘甜——洒水车送来的水是从镇上装的自来水。
“我们知道持续送水是不能彻底解决饮水困难的。明天是世界水日,今天下午我们雇的3个打井队已经进场。现在,约200台钻井机正在打井。”镇长王官俊介绍,打井队正在辖区15个村里打井,每口井的费用均由镇政府埋单。
昨日傍晚,洒水车结束了第4趟送水。返回镇政府途中,有村民拦车向兰师傅报告喜讯——打井队已打出清澈泉水。
来自镇政府的消息表明,世界水日这天,双河镇将有200口井淌出泉水,约1万缺水村民将长久受益。至此,双河镇投入到洒水车送水和打井等方面的抗旱经济已达160万元左右。
记者 黄艳春 实习生 况珩怡/文 记者 杨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