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经武近影
朱经武,出生于中国湖南,台湾成功大学学士,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博士,休斯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及得州超导中心创始主任。1987年1月,以发现新超导材料开创高温超导研究及应用新纪元。2001年出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至今。
追求卓越创一流
记者:科大是香港最年轻的大学之一,恐怕也是校龄和校园最小的大学。通常好的大学都有比较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科大还在成长期就成就斐然,有什么秘诀或完全是自创一套新的路数。
朱经武:香港科大是1991年成立的。当时面对内地已经10多年改革开放局面,怎么才能维持香港的繁荣,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增加附加值就一定要走科技之路。科大有今天,我总结以下几方面至关重要:
首先,当年特区政府支持学校有决心;其次,找到了一位很好的创业校长,他有经验、有眼光;第三,建立了一个很好的体制;第四,招到了一批好师生;第五,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所有员工都有一个共识,大家都希望追求卓越,不管做什么,都要做成世界一流。
对香港,我们要帮助这里发展教育;对国家,我们要成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对世界,我们也要在一些领域成为带头者。
记者:贵校名为“科技大学”,给人的印象是理工科见长,你们的目标又要建一所研究型大学,请介绍一下“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同时,你们的社会科学,特别是商科(MBA)也特别突出,这当中的奥秘是什么?
朱经武:香港科大是一所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也应该教学。有学者认为,我做研究就该教研究生,不教本科生,花时间教书而不去研究,那是浪费。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如果一个科学家只对研究感兴趣,他应该去研究所,不该到大学来,既然拿了教授的名义,就应该教和授。在美国,比如你到伯克利大学,他们一年级的本科生都是由最有名的学者在授课。我们希望科大自己的一流教授都能授课,并宣扬在大学教学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之一。
为什么科大又搞管理呢?因为科技产品化、商业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管理,所以科大商学院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有商学院、又有工学院和理学院,正好结合在一起。其实,这还不够,我想一个大学生一定要有人文素养,但这点在科大做得还不够,我们仍然在争取建立人文社会学院。
不拘一格选人才
记者:据说科大的师资实力很强,他们不仅来自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就读的学校也群星灿烂,其中75%的教师获北美62所一流学府学位。以你们学校的历史、实力和声望,能吸引这些人才前来任教应该很不容易吧。
朱经武:我们常说要“不拘一格选人才”,最主要的是一开始就要找对人,吸引好的人才来年轻的香港科大。这些人首先要有理想,愿意为中国做点事,包括首任校长吴家玮和当时的几位副校长,就是一批有理想、愿意做事的人才。他们再凭借自己的关系找到其他人,为学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作为学校,一定要有一套好的制度。举个例子,科大物理系雇人时,系里的招聘小组委员会先要决定聘请哪个专业方向的教师,然后就独立向外界招聘,完成后,将初选名单提交学院审核,再拿到学校的委员会上讨论,最后交到学术副校长手中,所有程序都是公开的。所以,不会出现某人不喜欢“大鼻子”的人,大鼻子老师便会被拒之门外的情况。这当中公平很重要,在公平的环境下,制度才能发挥作用。此外,资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有机会才有成就
记者:教育诸要素中,环境的影响从来都不可忽视。科大的校园只占地150亩,但山光水色,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气息,贵校的校园设计有没有蕴含办学理念。
朱经武:学校的规划建设非常重要。假如给我1000亩地,我会另外建一个不同的校园。现实是在100多亩地的条件下,我们该怎么做。当时有相当细致的规划。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做第三期规划,也有很仔细的讨论。我们要求设计的新校园要与周围环境相和谐,不能怪怪的,很突兀。问题是现在科大已经有一个校园存在,所以三期的设计上会有一些限制。
记者:我们刚才进来的时候,看到一个学生正从你的办公室出来,能问问校长跟这位同学谈了些什么吗?这类会见是否经常有。
朱经武:其实我今天很忙,他也没有预约。他来自云南,代表云南参加了奥林匹克竞赛,是一个很杰出的学生,他想进我们学校,今天来见我。这次谈话对他当然有好处,我告诉他,最重要的是他一定要达到科大的入学标准,如果达不到就很难办。香港在这方面很严格,当校长的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权力。
有一次,获得奥林匹克竞赛金、银、铜牌奖的学生都想进我们学校,后来我就决定收下他们,原则很清楚,我们这样做为的是留住人才。
当然你可以说这些人不一定会有伟大的成就,但是首先要给他们机会,有机会才可能有成就。这就是香港科技大学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