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周正庆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了重大转折,从持续低迷转向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要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抓住机遇保持股市的稳步发展。他还强调指出,当前我国股市并不存在严重泡沫。
五大因素促成重大转折
我国资本市场从2001年6月以来,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背离,我国资本市场却持续4年低迷,这是不正常的。出现这样的局面,周正庆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原因之一是对发展资本市场的认识上出现了问题,社会上流传一种错误的舆论,从根本上否定我国的资本市场,鼓吹要“推倒重来”。这种舆论的误导,给资本市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重大转折性变化,是多方面努力的成果,是长期以来不断加强和深化各方面改革的结果。它得来不易,更加值得珍惜。”周正庆说,有5个方面的因素促成了2006年的转折。
先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资本市场高度重视,作出重要的战略部署和正确的政策决策。其次,法律环境的完善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第三,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决了长期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而且从根本上消除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类股东并存、同股不同权、相互干扰的不正常局面,基础性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第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为资本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货币市场资金流动性比较宽松,使前两年资本市场资金短缺的状况逐渐扭转。同时,广大投资者投资需求的增长,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周正庆说。
资本市场规范程度和监管水平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与效益水平不断提高,也是促使股市走出低迷的重要原因。
不能采用行政性手段打压
今年2月27日,沪深股市创下10年来单日最大跌幅,由此引发了一些人对当前资本市场存在严重泡沫的质疑。对此,周正庆说:“如果据此就说股市有了严重泡沫,出了大问题,甚至说什么搞不好就会崩盘了,这是对市场缺乏全面分析做出的错误判断。”在他看来,2月27日的大跌,只是市场内在机制所作的一次回调。
周正庆指出,股票是虚拟资本,股票价格的波动是经常存在的,资本市场存在某些泡沫现象也是正常的。只要不是严重的泡沫,就不会威胁到市场自身的健康发展。2月27日是市场对指数冲高必然的回调,只不过由于受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加之受某些人过分渲染“中国股市存在严重泡沫”,市场上又流行某些谣言等等,以致使这次回调的反应有些过度罢了。
周正庆提醒广大投资者要对一些人士的言论辩证地分析,不要盲从。不管是国内权威,还是国外专家,也都只是一家之言,并不一定能够代表正确的观点。
在周正庆看来,从去年以来,我国股市的上涨是一种恢复性增长,2006年底上证指数达到2600点,剔除由于指数计算方式造成的400点左右的虚增,也就在2200点左右,与2001年6月的水平基本持平。
但周正庆强调,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这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股指上涨确实快了些。他说:“对这个现象不能忽视,但调整必须用经济的手段进行市场化的调节,而不能采用行政性的打压手段。”
“总体而言,当前的股市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周正庆认为,持续低迷的资本市场将给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带来巨大的风险。如今股市出现转折摆脱低迷,加快发展步伐,这是众望所归的好事。当然在持续发展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波动,这是市场运行规律所决定的,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能搞运动式的监管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进一步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推进股票、债券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市场监管。
如何落实这些要求?周正庆建议,越是发展的时候,越要依法监管。但是,监管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不能搞运动式的监管。对于那些弄虚作假、内幕交易和黑庄现象,必须进行严厉查处。
“与一些成熟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投资者素质不够高,监管体系也不够成熟,必须对新入市的投资者加强风险教育。要让他们对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以及政策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周正庆说。
在谈到资本市场下一步的发展时,周正庆强调,在探索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上,还需要下功夫。特别是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需要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将来公司发债券,应该公开透明,以市场化为导向。
最后,周正庆表示,只要同心协力,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正确决策,依法治市,相信在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国的资本市场必然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