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我国将研制一批能够进入国际医药保健主流市场的中医药新产品,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昨天,科技部、卫生部等十六个部委联合颁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根据《纲要》,国家和地方将加大中医药科技经费投入,制定若干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
进行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纲要》提出了未来15年的发展规划,2020年以前,我国将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针对目前死亡率较高的重大疾病和难以解决的慢性复杂性疾病的基础理论问题开展示范研究。通过规范化的临床方案设计,开展临床验证与评价研究,提高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的治疗优势。同时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技术储备。
有关部门将系统挖掘、整理中医药古籍、文献、民族医药、民间疗法。同时,集中科技力量研制具有中医特点的诊疗仪器设备。在进行中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中药材种质库、基因库、化学样品库等。制定中药安全性评价标准为了开拓国际市场,让中医药更好地被国际社会普遍理解、接受,我国将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包括建立多语种的中医药名词术语译释规范,中医临床诊疗和技术规范,中医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与再评价标准等主要技术标准,最终形成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我国要研制一批能够进入国际医药保健主流市场的中医药新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立项研究中医临床问题
“政府将加大对中医药的投入。”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表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对中医临床和亚健康、中药资源和产业发展、标准规范以及民族医药等问题已开始立项研究,还将在重大传染病和新药创制两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把中医药作为重要内容加以部署。 本报记者方芳RJ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