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报有关醉酒驾车导致严重交通事故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关注。一些读者不禁质疑,为何加大了检查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力度,却仍有些人不顾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酒后甚至醉酒驾驶?
记者带着同样的问题采访了本市交管局有关部门。
酒桌文化容易误人
在有着数千年酒文化的国家,“无酒不成席”的说法融入了很多人的传统观念,每逢节假日亲朋聚会当然少不了美酒相伴。然而,这种习惯也让很多不想饮酒的司机感到盛情难却。特别是一些求人办事的人,为了表示诚意或谢意,即使自己知道开车不能饮酒,也得硬着头皮灌酒。此外,在有些时候,由于酒所代表的亲近感非同一般,当“上级”举起酒杯敬酒时,谁也不好意思以开车为由放下酒杯。而另一种司机则存在着侥幸心理,感觉和朋友在饭馆或路边摊小聚,喝上二两酒也不会出什么大事,放松了对酒的警惕。一位曾经接受处罚的某公司职员小张告诉记者,以前的同学经常相约聚会,多年的交情怎么也难拒绝,就算开车,也得喝酒。
为了面子也要硬撑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长,非职业司机的陡然增加,其中很多新手驾技本来就差,个别胆大者再酒后驾车,其后果更令人捏汗。为了在亲朋好友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新车,借此告诉大家自己已经是有车族,不少喜欢炫耀的新手总要选择开车赴宴。据交管部门介绍,在今年春节期间,约有30%被查处的酒驾司机买车时间不长,而且年龄偏低。记者在回访一位被处罚过的司机徐先生时,他颇感后悔地坦言,他去年刚结婚,春节前买车也是为了向娘家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是在酒桌上不喝点酒就会被说“开车技术不行”、“开车就看不起人了”等等的闲话,为了撑住自己的面子,也就把安全放在了一边。
司机藐视经济处罚
据了解,按照法律,对一般性的酒后驾车,如果没有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主要是以经济处罚为主;即使是对情节严重的醉驾,最严厉的处罚也只是拘留15天。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经济处罚和拘留处罚仍然显得比较宽容。一些收入颇丰的驾驶者对于罚款的处罚并不很在意。在某些人眼中,金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酒后驾车更无所禁忌。因此,一些交警也感到在现场执法时有些为难,少数酒后驾驶的司机根本就不在乎交警的劝管,一句“不就是罚钱吗”就能看出他们对处罚的轻视。此外,还有不少人在被交警拦住后马上托人找关系,希望免于或减轻处罚,这使得本来就不重的处罚更加减弱了约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