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们在本报楼下合影留念。随着“咔嚓”一声,一张张饱经风霜的笑脸、一缕缕风中吹动的白发、40多年来对战友们的思念,被永远定格在了2007年3月21日
拥抱、握手,高歌、流泪,共叙当年战友情 这次见面会,他们做了一个重大决定———重走成昆线
昨天下午2点,现代金报的会议室里,一下子来了近百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见面,老人们就互相拥抱、握手、热泪盈眶,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为之感动。
老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成昆铁路铁道兵。
在分别了44年后,他们,终于在金报重聚了!
重逢在激昂的歌声中开场
在3位老战友的倡议下,金报发起了铁八师36团老战友的寻找行动(详见3月14日报道),并组织了一场见面会。昨日下午1点半,老战友们陆陆续续赶到了金报会议室,原本静悄悄的会议室一下子就喧闹起来,认识的,不认识的,握手、交谈、拥抱,气氛热烈得让我们无法控制,也不忍心打断。
突然有位老人站起来说,我们唱歌吧,唱唱我们当时的《铁道兵之歌》。“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当第一句唱起的时候,会议室顿时鸦雀无声,随即,响起整齐划一洪亮的歌声。
一曲罢了 不少老人低头拭泪
“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铺上那铁路网……”歌声越来越大,这些曾经在成昆铁路上宁愿流血不流泪的汉子们,眼睛都开始湿润起来。有老人慢慢站了起来,挥起拳头,花白头发下,坚毅的脸柔和起来,恍然回到六十年代,那些年少的岁月。
一曲罢了,不少老人低头,悄悄用袖子擦拭眼泪。“这么多年,我们都老了。”坐在边上的一位老人喃喃自语,浑浊的泪珠慢慢落下。
68岁了 我还是一身绿军装
“三至九月雨淋淋,大路小路皆泥泞———胶鞋厚;十至二月晴燥燥,刮风扬沙天茫茫———鼻血流。”
这是68岁的齐忠梯在参加成昆铁路建设中,为变化多端的天气编的顺口溜。昨天出现在现场的他,着一身绿色军装,还抱来了一堆珍贵的图片资料和自己的三等功奖状。
“这是巴格勒隧道,这是大田天桥施工时,我的三等功奖状,还有成昆铁路通行后的图片和新闻……”老人将这些年收集的资料,全部镶进了镜框,放了满满一桌子。这些图片更勾起了大家的回忆。
忆当年捋起袖子就是移动血库
张荣林,64岁,1963年参加建设成昆铁路的时候,只有18岁。他从衣服内袋掏出一张年轻时的照片。那是1965年的他,穿着军装,英气逼人。老人告诉我们,他到成昆铁路,做的是卫生员,接触的都是伤病员,让他感觉到了铁道兵的坚强和卫生员的伟大。
“那时候,我们经常要救治受伤下来的士兵,一些战友抬下来的时候血肉模糊,但他们从不叫苦,说的都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好,成昆铁路需要我们……”“当时铁道兵的衣服上,都标着自己的血型,万一遇到别人受伤或者自己受伤,便于自己输血或献血。”问到老人自己捋过多少次袖子献过多少次血,老人摇头,记不得了,那么多年都过去了……
铁路修到凉山下修路的大哥啊,卡沙沙
“铁路修到凉山下,彝家的心里乐开了花,炸开了高山架起了桥,一条铁路修到我家乡,卡沙沙、卡沙沙,修路的大哥卡沙沙!”63岁的舒宽安至今还记得这首彝家的小调。
“那时候,我们修铁路的时候,常会带一些生活用品给当地的群众,那时候,那里村寨的人都很穷,缺电缺水,一辈子只能洗两次澡。我们卫生员不仅要给我们看病,还会去寨子里给寨子里的阿爸阿妈看病。所以他们都会唱这个小曲来感谢我们。”
舒宽安边说边轻轻哼唱:“帮咱们阿姨治好病,帮咱们阿妹学文化,卡沙沙,卡沙沙……你知道卡沙沙什么意思吗?就是彝族语言的‘谢谢你’啊!”
战友牺牲的那一刻仿佛还在昨天
“老铁”李锐带着老照片来到报社,这些记录过去岁月的照片已经泛黄,被他精心保存在一个信封里面。
当他来到台前,讲述过去岁月的时候,语气微微颤抖,显得有点激动。他拿出了一张四人的合影,说:“我原先是宁波纺织机械厂的,当年应征入伍时,海曙区一共60人,我们厂里去了7个。修建成昆线时牺牲了一个,照片上的第三个就是牺牲的战友,还有一个去世了,剩下的5个今天都来了。
“战友牺牲的那刻,仿佛还在昨天。在1966年1月,我们4连正在分发毛主席语录,在不远处的1连正在放炮挖坑,只听耳朵旁边‘轰’的一声巨响,一块大石头飞了过来,那位战友不幸被砸中,在我们眼前缓缓地倒了下去,永远离开了我们。”……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
锦绣山河铺上那铁路网
今天汗水洒下地
明朝那个鲜花齐开放
同志们呐迈开大步哇朝前走哇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之歌》
一张张老照片 记录激情燃烧的岁月
他们,曾经年轻
他们,将重走成昆线
这次聚会,老兵们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重走成昆线,金报打算帮助老兵们组织一次活动,实现老人的心愿。在来金报的百名老兵中,已经有36位老兵表示愿意参加。
没有报名的老兵们可以拨打热线56111111,告诉我们。
本版撰文 周科娜 张海玉 摄 影 张培坚
如果你正牵挂一个人 一段往事 请告诉我
3月12日上午8点半,当我走进报社的时候,司机戎师傅告诉我说,有3位老人已经在办公室门口等我了。
办公室经常会有不同的来访者,但一大早就来报社会有什么事情?是求助,还是投诉呢?带着疑问,我很认真地接待了他们。
“我们是修建成昆线的铁道兵,1963年兵,当时宁波去了208个,我们现在想寻找当年的战友,请金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心愿……”接下来,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一段段难忘的战友情,随着他们娓娓道来,仿佛把我带进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成昆铁路老兵的故事,我有幸成了第一个倾听者。带着那份感动,稿件一气呵成。
2007年3月22日,金报“岁月童话”栏目正式与读者见面。如果,你正怀念一个人、一段往事,愿意和我们分享你的思念、你的牵挂,欢迎拨打我们的报料热线,我们将把这种感动,传递开来,让更多的人引起共鸣。 周科娜TEL:5616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