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1)日,本报《唉!这电马儿啊……》报道引起网友积极讨论,在四川在线网站的早报论坛上,网友们纷纷留言、投票发表观点。
声音
九成读者认为“电马儿”有问题
在8项备选意见中,20%的网友认为,商家只太重视商业利益,生产销售超速、超重电动自行车;20%的网友将票投给了“市民追求电动自行车摩托化,加重交通安全危机”,“电动自行车对城市交通造成危机”、“应该限制电动自行车拥有量”也分别得到20%的投票。
记者注意到,在给出的8个备选观点中,“国家标准(速度不超20公里,重量不超40公斤)太落后,应该放宽”和“没有造成危机”这两项无人投票。看来,绝大多数网友还是认为,“电马儿”给城市交通造成了压力,并且在市民需求、标准制定和企业生产等环节上,存在矛盾。
现状
成都大多数生产厂家在亏损
市场有容量,消费者有速度需求,国家标准有严格控制,“新行情、旧标准我们也恼火。”企业也在哀叹。
成都伊耐克电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市电动车行业协会副会长张银灿对成都电动自行车有更加透彻的认识。“全国电动车的三大生产基地主要是江浙、天津、成都。但目前成都仅有七八家企业的年产量在两三万辆以上,所以大多数企业是在亏损中经营。”张银灿的话让人吃惊。他解释,在上规模的企业中,按照1辆电动车如果年终能有70-80元的利润,大型企业年产3万辆的数字计算,实力不强的企业产量则在5000辆左右,如此计算比较一下,真正能博弈到最后的不多。而大企业之所以赚钱,是因为有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品牌做出来以后,产量和资金自然在翻。”
矛盾
旧标准赶不上市场新行情
1999年,我国电动车生产处于一个起步状态,同年国家发布《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应不大于20公里;整车重量应不大于40公斤。但从2001年开始,许多生产厂家开始大量生产时速超过20公里,重量大于40公斤的电动车。“如果按照1999年标准做出来,根本没人要。”张银灿直言不讳,说老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市场需求,因为大部分消费者都要求速度快、功率大、马力足的电动车,“超标”生产已是公开的秘密。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如果按照1999年的国家标准,目前成都市面上只有20%合格,80%是按企业标准和消费者的需求来制造的。张银灿证实了此说法,“我们都是按照企业标准来做的。”
“当然企业标准是要经过质检部门审核的。”张银灿不忘补充,“大家实际上都是在打擦边球,新行情、旧标准我们也恼火。”张银灿显得有些为难。
张银灿说,电动车一般会在出厂时加一个限速装置,将时速控制在标准允许的20公里以内,但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更大利益,一些厂家或经销商往往会推出“爬坡王、快冲王”的广告暗示消费者,甚至帮忙将限速装置拆除,以此提高时速。这样,限速装置的作用仅在于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测,以达到标准要求。
呼吁
希望新标准快点出台
老标准遇上新需求,企业怎么办?根据国家规定,关于标准制定的政策本应5年之内就进行重新制定再出台,可如今“千呼万唤不出来”。“我们就盼望新标准快点出台。”张银灿急切地说。
“打擦边球的滋味不好受,任何一个企业都想合法经营。”张银灿同时表示,成都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非常支持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同时也认为限速自然有必要,但20公里/小时似乎略低,希望主管部门能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
早报记者陈筱丽王晓鸥摄影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