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下周将在北京开杆。说起台球,很多30岁以上的人会想起当年路灯底下的台球案子,当时可谓火遍京城。不过从历史上看,上世纪80年代的台球热,可以说是第二次普及,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台球就在京城火过一阵子了。
台球已成为一种大众娱乐项目 IC/供图
北京最早的台球房台球原是西欧英、法等国家中上层社会人士工作之余或茶余饭后,为消除疲劳而设立的一项文体活动。这项活动由于难度较高,有人称之为“力学、三角、几何学综合性的艺术活动”。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划定为使馆区以后,随着各帝国主义国家的使馆官员和侨民进入北京,台球也随之传入我国。
据熟悉此事的陈庆余先生介绍说:台球首先在东交民巷台基厂头条、二条之间路东的一所十分华丽的二层楼房里的“国际俱乐部”(当时中国人称之为“洋人俱乐部”)安家落户。这是北京最早建立的一家台球房,但只供各国使馆以及其他办事机构的官员们使用,一般外国商人和中国人不准进入。俱乐部内的服务、勤杂人员都是雇用的中国人。俱乐部临街的正门是绿色的铁栅栏门,南北两侧各开一小门。北侧小门挂着一个黑地白字的小木牌,上面写着“入口”,南侧小门挂着一个同样的木牌写着“出口”。进门后向东便是正厅。厅内分跳舞厅和球房,院内还有网球场、滑冰场。台球房里摆着4个球台,都是进口的高级硬质木料制作的。台面上的绿色台呢,是英国、日本特制的,价格十分昂贵。台呢下与木质台面之间所夹垫的二英寸厚的青石板,也非一般的石板,需平滑无半点凸凹的。打球用的球杆也非常讲究,所打的球全系以象牙磨制而成的“牙球”(在上世纪30年代前,北京各台球房,全使用的是这种球。30年代以后,由于“牙球”价格昂贵,改用“化学球”)。“牙球”较“化学球”体重,一般讲究的球手都喜用“牙球”。1938年曾举行台球大赛进入民国以后,有些豪门富户在自家住宅内设有“台球房”,或在客厅内设有球台、球杆架子及装球的长形木质盒子,供茶余饭后至亲好友消遣娱乐。当时吴佩孚、袁良等人家里均设有球台。北京市内首先开设营业性质的台球房是城南游艺园、新世界和中央公园(即今中山公园)三处,都是在民国二三年开设的。此后,由于爱好这项活动的人不断增多,商界的人士便在东、西、南各城选择地点开设球房、球社。当时主要有:青云阁球社,位于前门外杨梅竹斜街路北;红楼球社,位于西四牌楼南丁字街东南(即今红楼电影院所在地);怡园球社,位于西长安街西口路南;大彰球社,位于东安市场南花园路南;会贤球房,位于东安市场南花园路东;中英球房,在东安市场娱兴茶楼对面。当时台球在北京深受官宦、富商子弟喜爱,因此,商界纷纷投资开设球房、球社。1938年北京寰环足球队赞助人李家齐,曾举行过一次台球大赛,很多球手参加比赛。经过激烈的争夺,北京汇文中学学生张侃荣获冠军。台球房、社的营业收入,全靠出租球台。最初租金为每小时3至6角,后来涨至l元。球社内雇有男女服务人员(当时通称为“看台子的”),他们除每月分得的工资外,还可得到顾客给与的小费。小费收入比分得的工资可高出四五倍,一般每月可得20至30元。这项收入谁得的归谁。他们都打得一手好球。1950年前后,这些台球社相继关张停业,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位于台基厂的国际俱乐部里又出现了这项运动,但在这里绝少见到中国人的面孔,来玩的大都是“老外”。我们熟悉的“台球热”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台球运动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地普及开了,甚至小胡同里也会有几张球台。灯光下,不少年轻人昼夜沉迷于此,其中的乐趣与魅力,自然是非参加者所不能体味的了。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