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冷静面对文物热(文化圆桌)(图)

  从摆摊设点的古董贩子到实力雄厚的拍卖公司,从视为破烂的旧货到趋之若鹜的文化收藏,在文物流通形式和渠道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也在产生一些不利于文物保护的现象,并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如何甄别?如何监管?如何引导?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为此,本报特别约请单霁翔、冯骥才、谢辰生三位专家由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看法。

  ——编者

  谁掏空了古村落

  作家冯骥才撰文说——

  近年来,在深入各地古村落进行文化遗产的普查时,常常碰到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
就是它的历史形态虽然依存,那些古老的建筑一幢幢有模有样地立在那里,但建筑里边已经看不到任何历史文化的内涵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都支离破碎。那些唱傩戏的面具、印年画的画板、演影戏的皮影人儿,甚至连寺庙和戏台柱子下边雕花的石礅儿,全都是为了应付游人而找人新刻的。这些古村落除了建筑已经看不到任何历史的记忆与见证,它们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去北京的潘家园、天津的沈阳道、上海的城隍庙、太原的南宫、成都的送仙桥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古董市场和古物集散地看一看吧,都在那里!

  我考察过许多国家的古物市场(西方人叫跳蚤市场),但绝对没有我们的古董市场如此无奇不有、堆积如山、气势惊人。多年前我听到一位外国朋友发出感叹,他惊讶于中国历史悠久,古物极大丰富,多得没边。似乎我们的古物取之不尽。但今天如果再去逛逛各地的古物市场,已经被赝品所充斥,罕见真物,现出疲态,真东西不多了!

  这不奇怪。首先是长久以来农村贫穷,物品很难保存。近百年来又经过一次次自我的粗暴的扬弃。更直接和更致命的原因则是近20年古董市场的开放。当时似有一种理论,即古董有了商品价值就不会被丢弃或毁掉,并把这种观点当做古董市场开放的理由而全面放开。但不料,它的负面远远大于正面。

  那些很久以来一直被视做“破烂”的东西,忽然值了银子,一方面刺激了卖,一方面刺激了买。卖是为了换钱;买一半出于爱好,一半是为了升值。买卖都是市场的需求。这便促使一支专事搜罗古物的队伍——古董商贩的迅速形成与壮大。遗憾的是,我们对遗产最先看到的不是文化价值而是商品价值;最先深入田野并看重遗产的不是文化人而是商贩。在金钱的驱使下,这难以数计的古董商贩们跋山涉水、千辛万苦地把各省各镇各乡各村的古代遗存——从家藏细软、字画、陶瓷、家具到服装、老照片、家谱、房地契、农具、生活什物,及至窗扇、牛腿、花罩、砖雕、柱础、门礅等等全都搬到市场上。我曾到京郊吕家营看过一个来自山西的商贩存放古董的仓库。单是各式各样的油灯就有数百个;大大小小的粮斗,至少上千。浩浩荡荡地摆成一片或高高地堆成一座小山。全是地道的“山西货”。真比我们“拉网式”普查做得还彻底。其结果,一方面这些搬到市场的古物,失去它的出处,也就失去了对自己原生的那块土地的历史文化见证的价值;另一方面那些被掏空了的古村落只剩下一个徒具其表的干瘪的躯壳。像一堆没有内页的书皮,只有空壳和书名,没有内涵和内容。

  古村落是被古董商贩“淘宝”掏空的,也是被我们自己卖空的,倾其所有地卖空的。这就是20年来古董市场的负面。由于没有人类先进的遗产观,没有认识到这些遗产的精神文化价值,没有在文明转型期(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自觉的文化保护,也由于太看重古代遗存的经济价值了,才把这些极为重要、失不再来的历史文化遗存失去,致使大部分古村落和城市的历史街区出现了“文化空巢”现象。

  可是,我们现在仍然没有针对重要的民间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前些年有一个来自欧洲的女子在贵阳呆了6年,专事收集少数民族传世的古老又精美的服装,然后打包装箱运回国。她收获极丰,情不自禁地说出一句大话“15年后中国的少数民族服装到我们那里去看!”没有法律保障的遗存会很轻易地流失掉。然而那些古董商贩却一刻未停,依然走村串乡,奋力“淘宝”。古村落剩余的文化汁液还在被使劲地吸吮着。我想,倘若要保住中国大地上最后的原生态的遗存,紧要的是立法保护。当然还有博物馆保护和遗产教育等等。

  我们总不能把古村落全变成文化空巢留给后人!

  加强文物经营企业监管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

  文物流通领域也是文物保护事业的一部分,我国的民间收藏和文物市场仍处在成长阶段,尚未真正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业规范、合理结构,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不具备文物拍卖资质的企业从事文物拍卖活动,是严重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行为。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上,公布了所有合法的文物拍卖企业名单,这一名单是即时更新的,也就是说,不在名单上的企业是没有《文物拍卖许可证》的,不能经营文物拍卖业务。也陆续有文物拍卖企业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调查处理,国家文物局今后将在媒体上公布对违法违规企业的依法处理情况。一些文物拍卖企业专业力量薄弱,造成赝品泛滥。一些企业采取假拍、拍假等不当方式竞争,造成了市场混乱。政府高度关注,准备从规范文物艺术品鉴定管理入手,对从事文物鉴定的机构及人员实施资质资格管理,通过认证文物鉴定权威机构、培养市场监督力量等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对文物经营企业监管中,发现一些企业违反《文物保护法》,公然拍卖出土文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已经加大监管力度,健全文物拍卖标的备案复核制度,安排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文物标的进行复核。企业经营的所有文物拍卖标的都应经过政府监管部门审核,并应依照审核结果发布拍卖公告及举办展示、印制拍卖图录等。河南有一家企业,先印制图录,然后在标的审核中有98件文物是出土文物,被省文物局撤拍,但已经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这样的企业将被作为重点监督目标,要对有问题的企业实行黄牌警告制度,对屡次被审核标的中有出土文物的企业,吊销其文物经营许可证。据统计,2006年,文物部门在审核中,共撤拍了16场次170件文物拍卖标的。

  当然,也希望媒体正确对待和引导收藏热、市场热。文物收藏热、市场热在满足公众的收藏鉴赏需要,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拓展中华文化的传播交流,以及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物收藏首先是也应该是文化活动,而不应仅仅是经济活动、投资活动。文物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文物收藏应更多地关注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一些媒体大肆炒作文物的价格,一些所谓的文物鉴定专家为收藏者开具不负责任的鉴定证书,以假充真、高估价格,误导收藏者,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目前的文物收藏热、文物市场热,反映了公众的文化需求,这是好现象。对祖先留下的优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每个人都有权欣赏、有权依法收藏。热爱文物的人越多,保护文物的人就越多。面对这样庞大的收藏群体和市场,政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尽到依法管理、依法规范的职责。

  拍卖有“界限” 收藏讲“情操”

  文物专家谢辰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指出——

  文物流通领域的拍卖和收藏,现在十分活跃。作为一种经济手段,文物拍卖可以进行,但必须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和《拍卖法》。文物拍卖有一定明确的界限,“允许文物拍卖试点,内销的三级文物可以开拍,二级、一级文物可以定向拍卖”,这里所指的是私人收藏的传世文物。国家收藏的文物是绝对不允许拍卖的。事实上,目前的一些电视鉴宝栏目展示拍品时,已经淡化这条界限,一些出土文物甚至也被作为商品拿出来“鉴宝”,这是严重违反《文物保护法》的。此外,在接受境外人士到国内参加文物拍卖的活动中,一定要严防有人把非法出境的文物再拿回来拍卖。如果接受这种拍卖,就是把他们的非法活动合法化。这不仅违反了我国法律,也违反了国际公约的规定,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收藏的价值要充分肯定。我从不反对收藏,相反,我认为收藏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物能够保存至今的重要因素。但是,真正的收藏家收藏目的绝不是为了“升值”,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学科来研究。绝大多数收藏家最后都把藏品捐给国家,而不是旨在倒买倒卖,那是商人的作为。针对收藏,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方面,文物鉴定绝不能商业化,要依法规范文物鉴定人员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注意舆论的引导方向,文物收藏应该强调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不能淹没文物的本质。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