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本报记者 梅柏青
王连洲:
1952年生,陕西西安人。先后担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办公室副主任、全国人大财经委研究室巡视员等职,其间历任《证券法》起草工作组组长、《信托法》起草工作组组长和《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工作组组长。
记者手记
据说,时下最新交际语:亲爱的,我买什么基金好?
2006年“基金”一词无疑是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股票型基金超过100%的收益率,基金规模也翻了一番,无可争议地获得了“赚钱机器”的美誉。中国的基金经理成了巨额财富的创造者,投资者们以仰慕的目光注视着这群人,这些机构。
2007年的股市仍被众多投资机构一致看好,不想承担太大风险的市民都将基金纳入了新的家庭理财计划。但是,去年基金的高收益是建立在5年熊市转牛的恢复性上涨基础上的,去年那样的单边牛市在今年也许难以重演,基金业绩分化也将在所难免。面对时下众多的基金产品,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可能是普通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同样,基金业的繁荣为行业带来很多思考,基金业如何继续保持规模的持续成长,而不是昙花一现,如何能够让基金持有人获得持续、稳定的回报?基金业在成为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之后,将在证券市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基金业的发展与我们未来的财富有什么关系,等等等等,这些我们请中国的基金与信托专家谈了自己的看法。
基金暴热
高回报使一些投资者忽视了风险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老百姓街头巷尾都在谈基金,排队申购新基金,大有全民投资基金之势,您怎么看这种基金热?
王连洲(以下简称“王”):可以说2006年是基金的普及年,基金被广大民众所认同。中国整体经济的强势发展,股市迎来十几年不遇的大牛市,去年涨幅超过了130%,促成2006年基金市场的火爆,人们理财观念的增强。股市上涨的过程中基金业人士感受最深,行情不好的时候怎么去卖,怎么推销这个东西?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基金是什么,人们的理财观念还是把钱存银行、买国债等无风险投资,或者进行高风险的炒股。现在一些新基金,还没正式发行,在网上已经被提前申购完,这个情况基金公司在两三年前想都不敢想。
记:2006年基金火了,您认为2007年基金走势将会如何?
王:应该清醒地看到,基金业整体情况的好转,更多的是得力于整个股票市场的走牛。从股权分置改革到后来一系列的措施出台,中国资本市场才有了一个黄金时期,去年的行情是天时加地利加人和,这种行情不是年年有啊,虽然总体来讲2007年仍然是牛市,但是基金的钱可能不大好挣。毕竟现在是在2006年累计大涨之后的股市,已经站在新高3000点附近,而不是去年初的1000多点,投资者要回归理性,千万不要有一夜暴富的心态。特别是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证券市场的人,更需要多掌握基金知识,了解基金公司的实力,进行理智投资。
记:有人说,今年来股市的振荡明显加剧了,这与大量新入市的“股民”、“基民”的“追涨杀跌”有关。
王:是。基金带来的高回报,使一些投资者忽视了背后的投资风险,把预防性储蓄也投到高风险的资本市场中,有的甚至以住房等为抵押贷款购买基金,这就给基金市场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很多新入市的投资者看到了2006年基金获得巨大的收益,往往忽略了2006年取得收益的投资者,相当多的是在2004年和2005年甚至更早时间入市的,他们经历了相当长时间投资损失和痛苦煎熬。你看“2.27”暴跌之后,28日新开户的“股民”、“基民”仍然大幅增加,这些新“股民”、新“基民”面对来得太快、太急的股市行情,来不及弄懂什么是股票、什么是股票型基金、什么是货币型基金,更谈不上切身体验股市上的“账面富贵”、“割肉”等等一切必要的复杂情感,就已经置身“股海”。从这个角度上讲,市场的一些股票价格走势必然受到新“股民”、新“基民”不成熟的投资心理和投资行为的影响。2007年市场面临很多的机遇,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进行投资者教育。
记:老百姓入市热情高涨,这是牛市的产物,怎么会影响股市的走势?
王:这些新“股民”、“基民”,天天看着自己的股票市值、基金市值不断刷新就心花怒放,一旦有下跌就忍不住心痛,为了保住已有的收益就赶紧赎回,由这种“羊群行为”导致股票市场的“追涨杀跌”自然而然就会上演,这种投资心理左右下的股市一定会表现出大幅震荡的走势。
两个挑战
要让投资者能够长期的赚钱
记:有没有具体的数字?
王:比如过去四年我国基金持有人结构基本上为机构和个人各占一半,经过2006年的牛市行情,目前个人持有人比例可能已上升到了60—70%的水平,个人持有人数超过800万。从中国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季度净赎回比例推算,过去四年我们基金持有人的平均持有周期在1—2年之间,但是去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的净赎回率达到了惊人的47%。今年以来随着持有人的大规模赎回,基金公司被迫出货,这对投资者的收益其实是不利的。美国基金持有人的平均持有周期是5年左右,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养老型客户居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人对基金作为长期理财工具的本质认识。过去,我们基金持有人的短期化行为是与熊市紧密相联的,如果中国未来出现长期大牛市,随着投资者的成熟,我相信基金的持有周期将会逐渐长期化。
记:今年股市的振荡对基金公司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王:我觉得第一个挑战是对“基民”。什么意思?就是2006年市场的爆发性增长,给投资者形成了一种预期,大家都预期2007年也能从资本市场获得良好的收益,我相信这个出发点是对的,我们都希望获得高于其他市场的投资收益,但是基金能够给我们的平均回报率永远不会是150%,也不会低于10%。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是有目共睹的,我们首先应该明确投资基金无非是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我们应该有一个恰当的预期。不要希望买基金就可以发财了。如果是抱有这种想法的话,我相信今年带给投资者的心理压力将会是巨大的。
记:但是投资者选择的是能够给他们带来很好收益的基金,这可能是对基金公司挑战更大?
王:基金公司的业绩好还不够,当然业绩不可能每一年都是第一名,除了业绩以外,还有就是好的客户沟通、客户的服务,第一名的基金并不代表你的客户都是满意度最高的客户,因为可能客户上车的时间不对,可能我们把产品卖给错的人,把股票基金卖给一个非常保守的人,非常积极的人推荐给他了一个货币基金。客户在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应该保持一个理性的投资,牛市的时候不要推波助澜,也不要增加预期,如何在市场比较好的时候,能向投资者讲述一些他不一定愿意听的话,不断地向它解释基金仍然会有风险,提醒他冷静等等,这是对基金公司更大的挑战。基金公司在产品方面,数量和规模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质量应该是最重要的,应该坚持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让投资者能够长期的赚钱。我要重申一点,就是在这种牛市的环境中,基金公司应该表现出一种专业的精神。
记:您认为基金行业在当前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王:在基金发行火爆,基金行业整体情况好转下,一些新的问题也出现了。有些基金公司开始片面追求管理规模,对其管理能力与管理规模的匹配似乎重视不够;有些基金公司出现盲目追求投资收益、忽视风险防范和注意流动性不够的问题;有些公司在基金产品宣传时,有夸大投资业绩、忽悠投资者之嫌。
新的方向
养老金将成基金业的资金来源
记:目前国内的基金已突破一万亿元的资产规模,但是从近来的申购看,市场资金好像在向优势的基金公司集中?
王:现在投资者对选公司的重视程度超过了选产品,就像大家在买照相机的时候可能并不特别关心照相机的内部机能,每一个环节是怎么样环环相扣的,大家更关心的是它是否来自一个好的品牌,出自一家好的制造商,能不能制造高品质的、可靠的照片。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讲,投资人更希望选择好公司、好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资金向优势基金公司集中也是投资者理性的反映,持续好业绩的基金一定出自好公司,未来基金公司竞争与发展的主线在于诚信与业绩。基金行业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行业,诚信是这个行业发展的生命线。
记:这是否意味着国内的基金业进入了一个优胜劣汰的阶段?
王:这会促使基金公司树立长远目标,在牛市中真正沉下心来做好业绩、品牌和制度建设,树立诚信规范负责的公司形象。由于在牛市中问题容易被掩盖,基金公司更应该做到规范运作,防范风险,尤其在专业人才储备、客户服务与销售支持体系和风险控制能力方面。我倒建议管理层鼓励基金业的优胜劣汰,对管理不佳、业绩较差、市场持续萎缩的基金公司进行重组。
记:我们正在经历新一轮牛市,如果牛市得以长期延续,那么中国基金业的发展会出现哪些新的特征?
王:包括市场总量与结构、投资、营销、客户等方方面面,这些重大方向性的变化非常值得研究,它对基金业务发展、基金投资人的选择甚至行业监管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的开放式基金是在过去4年漫漫的熊市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基金资产规模从1000亿上到5000亿元,用了近4年的时间。但是从6月底基金规模就在5114亿元的基础上半年翻了一番,突破一万亿元。如果中国股市出现几年的大牛市,股票型基金将占据基金市场大半江山,未来的发展将非常惊人。
记:但是从哪里提供支持大牛市的增量资金?
王:我们分析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大牛市,目前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与美国1990年代有很大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经济持续稳定的高增长以及相应的企业盈利的增长,长期的低利率和低通货膨胀导致投资理财需求异常高涨,我们养老金制度改革为基金提供了最稳定的增量资金,同时,金融结构的战略性转型、尤其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大力发展,将导致目前16万亿人民币的银行储蓄资源外溢,就是说,养老金将成为基金业发展可保障的资金来源。美国的经验是,养老金大规模入市的基础是牛市,而入市行为本身又有利于推动牛市,从而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社会责任
让你从年轻变老的时候能够富足
记: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大牛市是怎样的情况?
王:1990年,美国共同基金的总规模只有10650亿美元,经过整个90年代牛市10年,美国共同基金的总规模达到了6864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基金资产在1999年历史性地超过了美国银行业6万亿美元的存款规模。
记:这里面养老金的比例是多少?
王:在1990—1999年,美国养老金从4万亿美元增长到13万亿美元,这10年企业年金和个人退休计划对共同基金的投资从2000亿美元增长到2.4万亿美元,占共同基金的总量也从19%提升到35%。由于基金具有的内在优势,比如专业的投资研究与管理、资产组合式投资、自由申购赎回机制,以及基金公司完善的信息披露与客户服务,1999年,个人持有美国共同基金资产近90%,持有基金的家庭从1989年的1/4上升到1999年的1/2。而且基金结构的变化以及市场长期牛市趋势的确立,他们在根本上改变了基金持有人短期性行为。他们的理念就是,当你从年轻变老的时候能够富足。
记:但是中国能否使养老金成为牛市的重要资金来源,关键还要看养老金、尤其是企业年金能否大发展。
王:是。目前我国企业年金为1000亿左右人民币。另据世界银行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里,中国企业年金规模每年增长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同时,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超过2000亿的规模,未来仍将稳步增长,如果国有资产划转付诸实施,那么这个规模还将实现跳跃式增长。
记:其实这是中国股市一种全新的制度安排。
王:我们基金公司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是什么?大家知道传统的金融运行模式是通过银行来进行的,大量的储蓄人把钱存在银行,银行把这些钱贷给企业,企业创造财富还本付息给银行,银行有了利润才能给大家本金和利息。今天资本市场在蓬勃发展,在银行体系外创造另外一个渠道,这个渠道就是大家以投资的方式,通过资本市场投入给那些企业,这些企业创造了利润,然后再以分红的方式或者是以借款付息的方式还给投资人。资本市场是一个用强制信息披露更加透明的方式来提供资金,这种投资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投资成本和融资成本。你看全球资本市场几十年里的蓬勃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资本市场中基金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记:什么角色?
王:它担负了双重的功能,一个就是在资本市场当中寻找那些好的企业,好的企业家,把资金资源给好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和企业家得到资源以后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然后把财富带回给市场和投资人。所以基金公司一个是配置资源的职能,另外是给投资人创造财富的职能。这就是我对基金这个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职能的一个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