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因为工作繁忙需要快餐;如果您家有贵客需要增加几道特色菜肴;如果您希望吃到久违的家庭式的可口饭菜;一个电话就给您送上门……”在不少社区论坛上,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帖子,这种多是业主在家中生起炉灶,为社区居民提供外卖快餐的便利,被业主亲切冠以“社区食堂”、“社区厨房”等名号。
记者走访了朝阳区的部分新建小区,发现“社区食堂”不在少数,一些社区甚至出现了两三个。虽然它的出现大受业主欢迎,但也存在着违法经营、食品卫生无保证等种种问题。
现场1:
社区厨房拒绝上门用餐
“我们小区有两个‘社区食堂’,一家做湖南菜,一家做西餐,味道都相当地道。”兴隆家园的业主张小姐说。由于单位路途遥远,2个小时到家后,累得根本不想做饭,于是常常一个电话,“社区食堂”准点将热乎乎的饭菜送到。
记者在社区论坛上,找到了一家湘菜“社区食堂”的电话,表示自己就在附近上班,要长期预订饭菜,想先了解相关情况。电话那边是位老先生,他说:“我和老伴退休在家,先是替邻居照顾孩子伙食,后来上门来吃饭的人多了,就办起了这个小‘食堂’,不仅为孩子,还为不愿做饭的业主服务。”
一番交谈后,记者来到这家“社区食堂”,注意到这里与普通住家没什么两样,打扫得十分整洁,只是多了一口大电饭煲。据了解,由于不想打扰清净,这里拒绝上门用餐,每周的菜单提前公布,不能点菜,菜肴价格6至12元不等,米饭免费。“我们老两口是湖南人,只会做湖南菜,所以不提供点菜,另外由于方便买菜,所以菜单每周会提前安排出来。”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由于客人相对固定,每天收入在百元左右,米、菜等原料大约占六成,水电气等开销每月300元左右,每月赢利近千元。
现场2:
社区食堂遍地开花
虽然兴隆家园的社区食堂不允许上门就餐,而且菜单固定,但光顾者却并不少。记者走访中了解到,这种“社区食堂”在不少小区遍地开花,虽然都是简陋的夫妻店,但多数业主对它的直观评价就是方便。
在炫特区,不少业主都表示,想吃西餐及日本料理都很方便,只要打社区食堂的电话就好。“有时自己在家做饭腻了,去外边吃饭又要开车很麻烦,就找社区食堂解决,10多元钱,相当于餐馆消费的零头,但却很地道,还增进邻里关系。”
不过,不少业主也对食堂的卫生状况及食品安全心存担忧。“虽然都是在家里做,但毕竟没有什么消毒设施,也没有监管单位,吃起来还是不放心。”炫特区业主周先生说。
在记者走访的几个小区中,所有社区食堂均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相关手续,从业人员中,九成以上的人没有健康证。“干这个本来就利润薄,申请执照就需要交税,这样肯定赔本,还不如把这些钱省下来,让利给大家。”一位社区食堂负责人说。
调查:
物业表示管理困难
对于社区食堂的出现,不可避免地给业主带来了一些影响,各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均表示,管理起来相当困难。“食堂是很方便,但做饭的油烟却经常影响到周边业主,我们也接到过投诉,但管理起来很困难,因为毕竟房子他们买下了,如何使用我们很难管理。”
多数业主纷纷表示很支持社区食堂,原因就是在小区吃饭很麻烦,若是不想出门,就只能订快餐。“快餐首先就是不快,送餐人对新建小区很不熟悉,走错路是常有的事,基本需要等1个小时才能吃到饭,那时饭菜都凉了。”业主吴先生说。
再者,就是饭菜属于大锅菜,口味不适合,价格也过高。记者计算了一下,附近几家饭店的送餐,如果点菜的话,价格都在20元以上,而订快餐公司的快餐则不提供单点的服务。与社区食堂几元吃饱,十多元吃好相比,确实显得很不便利。
专家观点
社区食堂难以成气候
既然社区业主有食堂的需要,为何便利店及主食厨房不开进社区呢?金盛福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在社区开店,投入很大,成本太高,暂时不会考虑将店开进社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社区开食堂的投入是很大的,如果日流水不能保证在3000元,很难赢利。”
北京烹饪协会理事谷五认为,所谓社区食堂的想法源于曾经有过的“小饭桌”。
虽然它的规模小,对正规餐饮企业不构成威胁,但种种问题限制它无法长远发展,只是一种过渡产物。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小区增长速度快,而小区配套措施无法跟上,但配套设施的解决只是时间问题。虽然方便了业主,但是面临工商、税务等多方面问题,社区厨房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大管理”,很难形成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