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尾在海洋馆疗养的国宝中华鲟即将离开北京回到长江的“家”中。昨天上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北京海洋馆联合召开发布会,两尾中华鲟4月20日将离开北京,运回荆州放归长江。
五尾中华鲟北京康复
喂养池内驯养员戴着氧气面罩,手拿着“再见,关爱我的朋友”的红色条幅,一条中华鲟亲昵地和驯养员靠在一起。昨天上午,北京海洋馆内的鲟鱼馆已经充满了离别的味道。
2005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将一条在洄游中受伤的中华鲟作为“首例”运到北京海洋馆疗伤调养。
两年的时间里,陆续有5尾野生中华鲟从湖北荆州运往北京海洋馆疗养。“目前这些中华鲟均已经康复。”海洋馆总经理胡维勇说。
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张显良介绍,北京海洋馆的5条成年中华鲟中,将挑选两条最健康的在4月20日,运回荆州,22日放归长江。
据了解,届时打捞中华鲟,将首先把特制的担架沉入池底固定,再由潜水员将体重700-800斤的中华鲟引上担架,在其停留期间,迅速起吊。
运输途中将打麻醉针
中华鲟最适宜的水温是18到24摄氏度。张所长说,4月20日下午从北京出发,中华鲟将装在有国家专利的运输箱内用陆地方式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为防止中华鲟活动量过大对健康造成损害,届时将给中华鲟打麻醉针,另外运输箱内的水将用长江水。整个路途时间约为22小时,中间到郑州后要进行体检和换水,大约4月21日下午到达荆州。
体内将植声纳发射器
张所长讲,两尾中华鲟到达荆州后要进行体检,同时在体内植入超声波发射器,以便在今后对放归的中华鲟进行追踪和定位。
对于放归后的中华鲟能否适应野生环境,张所长说,人类活动是国宝中华鲟最大的威胁,首先是沿江的建设,将污水排入长江,污染了水质,而中华鲟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此外船只的螺旋桨和噪音也会对中华鲟构成危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