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为世界气象日,本报与海南省档案馆盘点现存史料中关于异常气象的记载,发现很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
史料记载
明朝时海南万州下过雪
作为我国最南端省份,海南长夏无冬是众所周知的,在这里,最低气温低于20度已属大冷天了。
在省档案馆所藏史料中,建国后,气温骤降至零下2度的异常天气曾在海南出现过2次,也曾有下冰雹的记载。文昌人韩先生说,10多年前,他在文昌中学读书,有一天正上课呢,同学们听到外面有噼噼啪啪的响声,“下冰雹了!”大家激动地奔跑着,从地上捡冰雹粒来玩,那些冰雹粒落到地上,很快就化了。因为这事实在令人不可思议,他对此印象深刻。
对于这个位于热带的四面环海的省份来说,为何出现这种天气?目前还有待科技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30多年前
对台风的预测很不准确
海南的台风很多,在40岁以上的本地人中,都不会忘记1973年9月14日那次百年不遇之大台风。那次台风登陆时,中心风力达73米/秒,即是18级!导致海南死亡903人(其中琼海死亡771人),房屋倒塌10万间,半塌11万间……从解密的档案中可查到关于那场台风的记录。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于1973年9月14日向广东省委上报的“关于十四号台风灾情报告”中写道“强台风于14日凌晨3点钟在琼海卜鳌公社一带登陆,台风半径约60公里,中心最大风力12级以上,遭受这一次台风袭击损失较为严重,琼海县共有22个公社,受严重破坏的就有18个公社。据12个公社的不完全统计,死亡528人,琼海县城初步统计房屋倒坍和揭顶的90%,死亡40多人,伤100多人。定安、屯昌、昌江等县也有部分公社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做好救助工作,我们组织了8个医疗队到灾情较严重的琼海县进行抢救,还组织财贸、民政等部门到现场帮助救灾,由于房屋倒坍多,不少群众无家可归,建议省委支援一些油毛毡和油布解决群众临时住宿问题。”
当年海南水产局上报海南区党委的材料中写道“这次台风中心风速达60秒·米以上,如按每3个秒·米为一级推算,达20级以上,在气象记录中实属罕见。”
翻开1973年9月13日的《海南日报》,只有不显眼的几行字预告“9月14日风力7至8级”。
显然,由于历史原因,对于这场台风预告力度不够,当年的预测手段还很原始,不像如今,气象科学进步了,对台风走向观察得一清二楚。
从财政、民政、水产等相关部门的档案中还能看出,那场台风引发出很多善后问题,如财政局曾发文称,受1973年14号强台风袭击区的干部、职工回家探望的车费可报销。
亲历者讲述
惊心动魄的台风之夜
家住琼海市的张女士今年48岁,1973年,她还只是个小孩子,那场发生在9月份的大台风至今令她心有余悸。1973年9月13日,天气异常闷热。夜晚特别的静,没有喧闹,没有风声,甚至连一丝蛙鸣也没有,望了望外面,天空明亮得可以看见星星,没有乌云,也没有起风。虽然白天听到了天气预报,但没人相信会刮台风。当晚爸爸妈妈都出去了,只有她们姐妹4人在家:“凌晨时分,我和姐姐们正睡觉呢,突然感觉脸上有点疼,原来是大风在掀房顶,把房子上的很多沙子都刮下来了。屋内灌满狂风,外面的风已如千军万马,咆哮着,踩得地面地震般抖动起来。外面的大树嘎嘎咯咯地发出被折断的声音。墙被风吹得摇摆起来,我们吓坏了,拼命用身体去挡门和窗,沙子不停地往下掉。没办法,我们只好用被子盖住身体挡在门那里过了一夜。”最让大家吃惊的是第二天早上:“整个嘉积都平了。我们出门后吓得不行,看到大部分的房屋都倒塌了,我们家前面的一座大房子也倒了。”万幸的是,正因为前面的大屋把风力给减弱了,她们家的房子才没倒,四姐妹才逃过了一劫。
粮食被吹尽
有的房子成了烂泥巴
今年已有61岁高龄的王奶奶对1973年的14号台风也是记忆犹新。“那时我正在我妈妈家,那天下午,我妈妈刚烤了一只鹅,用锅盖盖在餐桌上,准备第二天再吃。谁知台风就来了!”王奶奶说,风大得几乎把门吹破,她们家人紧紧靠在一起顶门,可由于风太大了,盖着烤鹅的锅盖被掀翻了。“我妈妈看到锅盖翻了,就跑过去又盖上。可一盖上又翻,我妈妈又跑过去盖上,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我气急了,骂她说人都顾不了了,你还管鹅做什么?可我妈不管,就那么跟那个锅盖折腾着。”可也多亏了那烤鹅,他们一家第二天才不至于饿肚子。因为,大台风把住在农村的王奶奶家的粮食还有各种蔬菜全都刮飞完了。
刮大风时,有干部组织人群到了晒谷场,所有的人赶快围成一圈,手拉手蹲了下来。没有人说话,连小孩也不敢哭了。大家泥塑般蹲着,耳畔只有风呼呼地怒吼,以及自己的祈祷。
王奶奶以辛酸的口吻说,14日早上,风渐渐停了。很多人家的房子都成了一堆烂泥巴。街上有人哭有人笑,有些人家放声大哭,是因为家里死了人或房子倒了;有些人家含着泪笑,是因为庆幸家人没事。砖瓦房被揭掉屋顶的人家都在感谢上苍的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