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旧包装盐我们会查处
本报记者(下简称记):1袋小包装食盐从1元卖到1.3元,事实上只是包装从原来的9分钱提高到1角2分5,也就是说只增加了3分多钱的成本,可提价却是3角钱。请问,这样提价的依据是什么?
朱耀忠(下简称朱):价格是省物价部门定的,我们也不了解。
当时省盐业部门推出新包装盐,我们要求新旧两种包装盐并存于市场上,而且规定新包装盐1元3角是零售价格,但如果盐业公司只卖新包装盐,而不卖旧包装盐我们会查处。
政府将促成国有盐场收购私营盐田
记:徐闻农民私晒盐,每年产量高达万吨流入市场,政府如何解决?
朱:农民私晒盐,政府保护农民利益是首位,然后要确保私盐不外流。政府将协调国有盐场,对徐闻数百亩私营盐场进行收购,从而切断这一私盐的源头。徐闻国营盐场周边的300多亩盐田正在酝酿改造,费用由各级政府划拨。
记:据了解,雷州半岛还将试行小盐田组成股份公司,由公司组织收购盐产品,用于工业渔业用盐,这样既不冲击食盐市场,又不让这些盐没销路。
朱:引导沿海农民转产的前提条件是不损害农民利益。
引入多家竞争是努力的方向
记:关于多增加两到三家盐业批发公司,引入竞争机制。您怎么看?
朱: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国家主管部门有些同志认为这样会影响食盐专卖。而且目前广东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提高碘盐普及率。另外一点,广东区域经济差别很大,盐的主要成本在运输上,但全省食盐的价格是统一的,维持一家专营有利于以近补远,个人认为引入多家竞争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这是努力的方向。
记:省盐业公司希望成立新的执法部门?
朱:比如辽宁,盐业管理也是借助盐业公司的力量,这也是我们(广东)的方案之一。但并不是说回到了从前。我认为要辩证地看政企分开。工业盐放开后降了1/2到1/3。我认为,不容许食盐专营企业扩大垄断地位,也不应该毫无管理地放开食用盐。
图: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朱耀忠。王华平/摄
(侯颖/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