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舍
某地媒体记者在暗访医院时,把一杯普通茶水当作“尿样”送检,10家医院竟有6家从中“检测”出“红白细胞”,其中5家医院的医生据此判断“发炎”,还开出了“治病”药方。这是日前爆出的一条“猛料”。
无论公立省级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在高科技的检测仪器下,竟能从茶水中查出人体细胞发炎,从中不难想到,在这种不负责任的医疗服务下,真不知有多少病人的真实尿样,会被检测出多少非真实的结果,又会被推论出多少非真实的疾病,继而误断误医、小病大医、高价开方?
记者的体验式暗访,虽说也可算作是一种新闻监督的手段,但明知时下医院的医疗服务存在很多弊端,与其动脑筋搞微服私访或设个采访题目去求证,还不如花精力去真正追踪采访那些生活中真实的“把茶当作尿”的事情,以期举一反三,新闻监督的力量也更大。
记得不久前曾看到一条新闻,某地反贪局派出年轻貌美的女检察官去歌厅K房“卧底”,佯装“三陪女”,引诱贪官上钩,据说颇有成效。因为凡贪官几乎无一不色,也可算是一条屡试不爽的规律了。歌厅钓贪固然是个手段,但检察官的这般才智、胆略,与其用在色情场所“卧底”捉贪,还不如去多认真看看群众的检举来信,多走访走访基层,从蛛丝马迹中肃贪惩腐。那样,也许成效会更大。
“茶水送检”与“歌厅钓贪”,两件事情风马牛不相及。但在方法论上,似乎又有相通的商榷之处,识者自当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