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根据我们的测算,南京今年实现全面小康没问题。”参与我省全面小康指标研究的江苏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田伯平,近日在接受南京日报记者采访时,对我市今年全面达小康充满信心。“南京的综合优势很强,又是省会城市,相信通过有针对性的攻坚克难,南京今年不仅能够以市为单位全面达小康,而且会创出有南京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
学习昆山经验,通过创新促发展
现在,我省的昆山已经宣布提前全面达小康。昆山的全面达小康,有哪些经验可资南京借鉴?“敢于创新,通过创新促发展。”田伯平说,昆山全面达小康和苏南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敢闯,勇于创新。我国刚刚对外开放的时候,根本没有昆山的份,他们就自己搞开发区,大量引进台资,很快闯出一条路。苏南的其他城市也是如此,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发展乡镇企业,到发展开放型经济,再到国资、民资、外资三驾马车共同发展,不断创新发展路径,趟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不仅如此,苏南城市还各有各的发展特色,昆山是外向型经济,常熟是民营经济,太仓是上市公司,江阴是上市板块。“因此,南京在全面达小康的进程中,特别需要一支勇于创新的干部队伍,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咬咬牙、拼命干,走出一条创新促发展的路径。”张颢瀚认为,昆山全面达小康的优势在于人均GDP高,经济发展优势突出,由此带来社会事业上的大投入。昆山围绕农民富裕采取的“房东经济”、“富民合作社”、“三有工程”(人人有技能、人人有工作、家家有物业)、“五道保障”(以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拆迁补偿、征地补偿为主体的农民保障)等措施,把农村居民纯收入一下子就提高了。“南京要全面达小康,需要不断创新促发展,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他说,南京针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今年大力推进“百万农民就业、十万农民创业”工程等举措,确保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这就是一种创新举措。
标本兼治,破解4大难题
专家表示,在借鉴昆山经验的同时,我市的全面达小康之路,关键还是围绕薄弱环节,破解难题,建设一个具有南京特色的小康。田伯平建议南京进一步打造产业特色,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通过发展来富民,尤其是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攻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小康这个难题。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提供更多便利。张颢瀚认为,虽然这几年南京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绝对量在大幅度提升,但由于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家庭其他消费支出增长也快,文化消费增长就显得相对滞后。“这说明南京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他建议我市大力加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引导市民提高文化消费层次,在注重生活的“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活的“质”。至于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这个指标,张颢瀚说要“深入分析”。一方面,现在南京住房增加速度非常快,人均住房面积直线上升;另一方面城市化也在加速,南京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南京仅在校大学生就有几十万人,他们毕业后留在南京工作的人很多,这就给南京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实现这一指标,要从多角度加以推进。对于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张颢瀚说,南京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期,同时又是国家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因此,环保压力很大。“要达到全面小康的要求,不仅要治标,还要治本”。治标,当前最重要的是对各类污染物加强控制并进行综合治理。治本,关键是要优化产业结构。这就需要下大决心改造和提升南京的重化工业,舍弃小化工、小钢铁,提高大化工进入门槛,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契机改造现有化工企业设备。田伯平说,这几年南京在全面达小康的进程中做了很多工作,各方面发展得很不错,小康指标体系中的25个指标,已经有21个达标。“根据我们的测算,南京今年一定能够实现全面达小康的奋斗目标。”“南京的全面达小康,总体进展比较好,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工作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按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南京今年全面达小康肯定没问题。”张颢瀚说。南京日报记者 宋广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