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规定导师招研究生须交助研经费,教授网上发表声明拒招,校方表示现在只做不说
近日,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包伟民发出声明,要求报考他的学生“另投名师”,向社会表明其“拒招”的态度。包伟民的这一声明公开后,立刻引起各方关注。
导师招研究生要交“助研经费”
包伟民表示,他对教师向校方交钱这一做法非常不理解,所以就写了这个告考生书,委托朋友贴在了国学论坛网等文史类考生较多的网站上。
包伟民解释,他在声明书中所提的“鄙校新法”,是指浙江大学近来制定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中的某些规定。根据《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的规定,研究生导师招生,要提供“助研经费”。
具体执行办法,是将学科门类分为三类:一类是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二类是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理学、农学、医药学(除临床医学外);三类是工学和临床医学。而导师的出资标准则按照以上的划分确定不同数额,在第一类中,导师招一名硕士研究生,每年要向校方缴纳300元,招一名博士生,每年要向校方缴纳1200元;在第二类中,这两个数字分别为800元和3000元;如果是第三类,要缴纳的费用会更高,分别是1200元和4800元。这就是说,一名工学的导师若要招3名博士生,他每年需向学校缴纳助研经费1.44万元。
人文科叫板 理工科默然
但正是这一点激起了学校部分院系的反弹,浙江大学社科处处长罗卫东表示,“总体上看,人文学科反对的声音较多,社会科学有反对的,也有抱着支持试验态度的,工学等课题经费较多的学科反对声较少。”
该校人文学院一位教授表示,“交多交少是一回事,要不要交是另外一回事。别的学科有钱,爱交就交,人文学科没钱,怎么交?”该校另一位教授表示,文科的课题经费相对少得多,文科一个课题几万元算大课题了,这项新政策一旦真的实施起来,导师非倒贴不可。
浙江大学社科处处长罗卫东分析认为,人文学科之所以反弹较大,主要是因为人文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特殊,师生之间更像是传统的师徒关系,老师本来就很少从学生那里得到相应回报,现在又要他们向学校交钱,出现反弹是可想而知的。
校方负责人:现在只做不说
罗卫东和史晋川不约而同地对一些参与讨论却不认真研究方案的老师提出了批评。罗卫东说,这些年的实践告诉我,许多教师没有很好地研究这个方案就开始发表议论,作为评论者或参与争论者,首先应该研究这个方案,有的放矢,不能有情绪化的东西,太情绪化了对改革本身也不好,对整个社会发展形势的判断,需要所有教师都认真对待。
制定该方案的主要负责部门浙大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有关负责人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这位人士表示,现在只做不说。
人文类招生人数下降五成
虽然2007级研究生尚未入学,但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已经在直博生中实行了。范良聪是该校经济学院的直博生,他说,对改革后的制度,学生普遍反映较好。
由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直接涉及招生问题,所以也给浙江大学某些院系即将举行的硕士生复试带来了困扰。近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公布了该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这个名单比往年少了很多,甚至达不到原本公布的招生目录上的数额。人文学院一位老师透露,他所在的专业今年招收人数比往年少了一半还多,学院很多老师也不愿意多带学生了。
激烈争论控制滥招良方?
包伟民教授的告考生书,在浙江大学内也引起了激烈争论。在一个博客上,该校社科处处长罗卫东、经济学院副院长史晋川、经济学院教授叶航等人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经济学院教授叶航:以前许多博导就是老板,学生招得越多干活儿的就越多,现在老师要交钱了,我最担心教师会更加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成打工仔。
社科处处长罗卫东:浙大的这个改革方案,对目前社会反映强烈的导师招生过多过滥现象作出了反应,相关文件规定,导师每年招收硕士生一般不超过3名,博士生一般不超过两名,每名导师当年招收的研究生总数最多不超过5名。
经济学院副院长史晋川:近些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很大,是因为有国家出钱,对导师而言没有约束,让大家都想吃免费午餐,导致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质量不高。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得控制导师的招生人数,现在最要紧的,是相关配套措施的进一步完善。
浙大教授拒招声明
鄙校新法:自2007年起,招收硕、博士研究生,研究生与指导教师均须向校方交钱,前者称“学费”,后者称“助研经费”。“助研经费”数额,按招收研究生人数多寡翻倍递增。本人近年偶承青年学子缪爱,或有投考,然因不合时宜,无力缴纳此钱,复以为此申请“扶植”(按“规定”每年最多“扶植”一名),迹近干乞,君子所不为。故告考生:新法之下,难与二三才俊灯下读史,以共教学相长之乐;烦请另投名师,以免误了前程。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师包伟民谨启
2007年2月28日
包伟民: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历史学会会长
专家态度 冷门学科应有更多政策扶持
招收研究生的导师到底该不该向学校交助研经费,学科差异如何对待?改革方案如何兼顾各方利益?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进行之际,一些高校的教授和研究高等教育的专家谈了自己的看法。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表示,他游学美国的时候发现,美国高校的文科并没有强行规定导师要缴纳经费,而是由导师自愿提供经费,学校不会硬性规定,更不会作为导师招收研究生的必要条件。“如果制定的方案一刀切,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邓晓芒表示,从制度设计上来看,设计者似乎把这个制度当成了福利。“对能拿到课题经费的学科来说,这确实是福利,因为招来学生可以干活儿,但对于文科类基础学科而言,这不但不是福利,反而是负担!”他也怀疑这个制度会导致成本向学生的转嫁。他说,他听到有些教师在议论,要交钱的话,如果学生一定要报考,就事先告诉他们先由老师向学校垫付这笔费用,然后再让考生自己掏钱退回给导师,“就像从左边口袋放到右边口袋一样”。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则表示,浙大的方案对不同学科进行区别对待是正确的,但有些学科是冷门,需要学校保护,应该考虑更多的政策进行扶持。
相关链接
17所高校试点培养机制改革
2007年,全国共有17所高校首批试点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这些高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西安交大、中科大、中国农大、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截至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方案已向社会公布,其他一些试点高校的方案也正在加紧制定之中,并将在近期公布。据《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