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为说粤语的就一定是广东人;或者在你身边难找到广西人,因为他们太安静,太乐知天命。
但灵秀的山水赋予广西人的,不仅是温和的心态,还有自我扩张能力,当默默扎根于成都的树苗变成参天大数的时候,没有人会忽视安静的力量。
个性标签
真实
真实是一种态度。因为有真实的心态,广西人不好高鹜远,工作脚踏实地,生活认真虔诚。真诚也有包容的成分,既对成都麻辣充分尊重,又以温和的态度,各安其命,渐变为成都生活的一部分。
求同存异
几句粤语,仿佛看到亲人
“你系唔系(是不是)广西的?”“系啊,我梧州的,你系边度嘅(是哪里的)?”“我钦州的。”“哦,老乡喔,我都系嗰边认识几个老乡嘅(我也在这边认识几个老乡的),改日(改天)介绍你识(认识)啦!”短短几句粤语,让在广西老乡仿佛看到了亲人。
这种感觉源于文化的认同感和在川的孤单。9年前,黄宇萍随丈夫从梧州入川,以为全成都就她一个广西人,直到两年前认识她的老乡阿强,才慢慢认识一些老乡,她自己也吓了一大跳:“原来成都有咁(这么)多老乡啊!”话语激动,在陌生之地,多一个老乡,多一份温暖。在川的广西人,粤语成了他们的“胎记”。
放碗清水,
洗掉红味学吃辣
“小妹,点火!”朱洪佳上世纪90年底末就来到成都,在一香港人开的茶餐厅中做厨师,这一干就在成都呆了九年。找了个川妹子做女朋友,不但吃惯了四川菜,还把四川话说会了。
和成都人一样,广西人喜欢隔三岔五出来聚会摆龙门阵,朱洪佳选的地点不在茶楼,而是夜宵店,一边慢啜啤酒,一边叙乡情,嘴中嚼的却是麻辣冷锅鸡。
酒意盎然,大家自揭入川经历。入川生活,饮食差异最难调和。广西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7℃至22℃,饮食口味温和清淡,而成都的饮食麻辣得让广西人“伤心”:“有硑有(有没有,梧州的方言)搞错?连青菜都放辣椒嘅,无一清淡,点食啊(怎么吃啊)?”来成都的第一餐饭,让黄倩第二天就发烧到医院打点滴。
人如其饮食,广西人天生温和,不排斥异文化,而是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对方。黄倩的四川朋友和她说:“不吃辣就不得口福,在四川的饮食都是辣的。”为此,她强迫自己学习吃辣,方法也温和中庸:吃火锅,点红锅,前面却放一碗清水,把红味放在水中涮掉再放入口中。
但来川七年,她依然无法适应四川人的节奏。“由细到大屋企人都教我地做人要勤力(从小到大家里的人都教我们做人要勤快)”,但是她眼中天天打牌晒太阳的四川人太懒散。
天性使然
勤奋实在,赢得尊重和机会
老乡间感情虽深,但广西人不抱团。而是默不作声努力创业,一个个沉下心,渗透到这个城市中,以求尽快融入其中。
粤菜渐渐在蓉风行,但成都至少有1/10粤菜出自广西师傅之手。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将近10小时,别人在享受美食之时,他们却忙得不可开交,晚上回去瘫在床上,腿如灌了铅一般。
在潮皇阁工作的莫焕涛师傅却乐呵呵地说,累点,实在,心不慌。广西师傅较其他人勤快,酒楼厨房有6个部门,每人有不同的分工,其他人只会固守其职;广西人却在完成分内事后,还会主动“请”事做。“有何不好呢?老板看了高兴,自己也学到东西。”
很快地,广西人占据了粤菜酒楼的厨房主流位置。因为当别人只会配汁,或只会抄锅时,广西人却可切,会炒、能配、懂炸,最后还能做出精美的点心。在同等的工资条件下,老板更愿意选择全能的员工。
勤奋实在的广西人,为他们赢得了尊重和机会。黄倩在2005年自立门户,老板爽快拿出30万给她做周转资金。老板对她说:“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你做的事情公司都看得到,你现在可以自己出去闯了,公司要尽可能给你提供机会”。
保守求稳,先积累再当老板
平静的北部湾,赋予了广西人闯荡的勇气,但相对广东人而言,他们进中求稳,近乎保守。在成都的广西人,大多不会先做老板,而是甘当几年幕后英雄,积蓄力量之后,再翻身做老板。
“边嗰(谁)不想做老板啊?看有硑有(有没有,梧州的方言)实力嘛!”陈家强在去年底,和一个广东人合股将近9万,在西门文家巷开了一家“广州强记大排档”,完成了多年的老板梦。
1994年到广州学厨师,出来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开餐馆,而是从1997年开始在湖南、南昌、大连和上海跑,待1999年来到成都的时候,身价已经翻了番。
“但还是想博下自己的命运,努力把单车变摩托车。”,因为帮别人做事,始终要看人脸色。偏偏广西人不喜欢拘束。而他帮别人打工期间,不但为了积累掌勺经验,还在默默记下经营管理经验。
但由于开店不久,经营状况还不是太理想,一个月只有3000元。“但帮人打工嗰阵一个月都有7000蚊(帮别人打工的时候一个月有7000元)”。
相比之下,开店自由得多,菜品他想怎么变就怎么变。因此,保守求稳的广西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在川人数:
几千人,以梧州、玉林、北海、南宁、钦州、百色等地为主。具体数据因为太分散而无法统计
生存地图:
行业:餐饮业,其中成都的广西厨师将近100人;部分从事海鲜销售、建材、装修、服装、药材行业;在成都各事业单位中也不乏广西人身影。
居住地:集中在南门、西门;而做装修的则集中在府河灯具市场。
婚嫁:与两广人结婚之后到成都来发展;或是本地媳妇外地郎,缘分靠天定
经营之道
将心比心,做生意如过生活
海产品在广西主要清蒸,或蒜炒,但来了四川之后,加了辣椒和香料,螃蟹做成了香辣蟹,而其原味清香蟹也在川菜酒楼中独树一帜。广西生意人如其海产品,温和融入他乡,但是其本质依然很广西。
在成都的青石桥海鲜批发市场,至少有一半海产来自广西北海。每天川流不息的车辆,到此把广西的螃蟹和带鱼等拉到成都各大酒楼和大排挡。
在青石桥就有3家广西人卖北海海产,黄宇萍和其夫李易深开的海鲜店是整个市场中海鲜种类最齐全的。在这里,永远找不到缺斤少两。“将心比心,买菜时若别人少给你装了半斤八两,你自己肯定也不舒服。”
问及其经营之道,黄宇萍淡定一笑。“做生意就像过生活,和顾客打交道前,先问问自己需要什么。”而他们的“生活论”体现在整个经营过程中,显得如此踏实,如此厚重。
桂人话川
曹锡琼:成都很好啊,我老婆就是成都人。这里气候好,环境也不错。曾经有人出6千元请我去西藏,我不去,出8千元让我到上海,我还是不想离开,现在四川只有4千元但我还是觉得很安逸。若到别处,回一趟家,又是坐火车又要转飞机的,但成都有直达车,18个小时就可以到北海了。
李泽平:成都很休闲,比在广州的压力小多了;虽说成都人懒散,但是我身边也有很多很有上进心的成都人。我认识一个会计,在工作之余不停看书,不停地考试拿本子,成都人对自己的未来很有规划。早报记者曾小清摄影方炜
回音壁
因为成都,爱上一拨人
上一期的《外乡人在成都—————新疆人》一见报,很多读者便打进热线,讲述新疆人“阿凡提式”的机智、直爽与热情好客。“新疆不仅有水果等特产,在其他行业也有许多能人。”来自喀什的张明建先生既自豪,又感激的说道。
新疆人:新疆是个好地方
昨日一早,26岁的小伙子郑与天就打进热线。3年前,郑与天独自来到成都某法律援助中心工作。郑与天的祖籍是河南的。在新疆的时候,别人问郑与天是哪里人,他会说‘我是河南人”,但到了四川,他则会骄傲的说自己是新疆阿克苏的。
他深有感触地说,从新疆到成都,“刚来的时候可能因为是一个人,爱上了一座城。现在呢,可能是因为成都这座城市,恋上了一拨人”。
同样来自新疆的杨文光也以新疆为傲,他说,新疆如今不光是物产丰富,环境也在一天天变好,“我们那边防风治沙做得非常好,沙漠里也长出了森林。那里的风光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成都人:他们的笑容发自内心成都市民陈亮说,从大学开始,他就经常光顾本报报道的塔什家的新疆餐馆。“他们做生意很热情,”陈亮如今都还记得,每次路过那家店,烤羊肉串的师傅都会冲着他打招呼,“他们笑起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没有一点应付的痕迹,感觉他就是发自内心的笑容,很真诚”。
现在西南石油大学读研的王自力曾在新疆吐哈一油田上工作过,认识了不少的当地人。“新疆人说话很直,不会拐弯抹角”,刚去时,王自力觉得不习惯,但之后却发现,这些性格豪爽的新疆人没心计,更容易和他们成为好朋友。早报记者关义霞
热线提示
连续三周的《外乡人在成都》强势报道,让我们看到了浙江人的精明,广州人的敏锐、新疆人的旷达,也读懂了在成都创业的云南人的艰辛;看到了甘肃人生活在成都的希望;你或许被重庆与成都之间难割难舍的亲情所动容,也被热情大方的西藏人所感染。但凭我们一己之力,无法概括这所多元城市所有的悲喜和梦想。
为此,早报继续开通热线电话86530000,我们希望与您一起更深层次地触摸这所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