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 记者 钟楠 刘中灿 特约记者 正恩
核心提示:这是一支特殊的修路队伍:六旬老人、留守妇女、蓬头稚子是主力……
为修路,壮年劳力离乡务工筹资金;为修路,白发老翁身悬险崖钻巨岩;为修路,乡亲辛劳养猪换钱,路不通,誓不吃肉!
仅两年6个月,掘土、劈山、炸石近7万立方米,硬是将一条2000多米长、造价近百万的宽阔马路,拉上了海拔500多米的高山!
24户坚强、倔强的农民演绎了武陵大山里的又一部天路传奇……
千步长梯险 苦了几代人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
伴随着抑扬顿挫的号子,一首悠扬的《撒叶儿嗬》从山间传来:“哟,嗬呀嗬着喂,我家住在锁阳坪哟喂,千步长梯险,苦了几代人,撒叶儿嗬哦……”老少十人,抬着一块用铁索牢牢捆住的300斤巨石,一步一顿地缓缓挪上锁阳坪。
从2004年9月开工至今,锁阳坪24户农家人已在这条路上奋战了近千个昼夜,如此往返了数万个来回。
锁阳坪位于恩施市西南的芭蕉侗族乡朱砂溪村,山清水秀,是高山茶叶的优良产地。因大山阻隔,这里世代贫困,饱受煎熬。
一条百年前沿山脊修筑的1000多级石阶是锁阳坪人进出的唯一通道,而这些台阶的坡度大都在50度以上,日常生活用品、农资,甚至修整房屋的砖木都要用背篓运送。
狭窄的石梯仅容一人行走,险峻之处,骡驴扭头拒走,耕牛坠崖时有发生。几年前,村里一名孕妇难产,乡亲们连夜打着火把,轮流将她抬送到山下急救,方才脱险。
养殖,种植的农畜产品无法送出,客商望山兴叹,扭头就走。至今,锁阳坪上的村民仍居住在土石、木瓦修筑的房屋里。
“公路修到家门口,汽车开上锁阳坪”,成为世代村民期盼已久的梦想。
齐思生妙想 同心誓移山
上世纪90年代初,锁阳坪人开始谋划修路上山,也曾启动过修路工程,但因规划线路过长,资金来源困难,村民们在砍倒一片松林后不久,工程便搁置下来。
10多年后,当年参加修路的青少年们都已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生子,目睹了数辈阻隔之痛,世代的困苦、贫寒,他们决定要在有生之年,修路上山,为子孙后代建成一条通往幸福的大道。
2004年8月的一天,锁阳坪24户农家老幼50余口人齐聚在中心户长曾香云门前的院坝里,召开了一次特殊的会议。大家一致决定:此次修路工程一旦开工,万难不回头。
在几张破旧的公文纸上,众人定下了修路细则,各家派出代表按上了红手印,并定下誓约:路不全部完工,谁也不许中途退出,同甘共苦,永不相负!
2004年9月18日,没有鞭炮,没有仪式,20多名青壮劳力手持简易的工具,在白发双亲和妻女小儿的陪伴下默默走下锁阳坪。
一项直接面对500多米高山的开山修路工程开工了!
悬崖打炮眼 老翁来爆破
向大山取路,谈何容易!
2004年9月到2005年春节,经过数月艰苦施工,村民修筑了一条从山下的水泥路到锁阳坪山脚的连接路,宽5米、长约100余米。
2005年正月初四,锁阳坪人早早开工。
当他们向大山掘进时方才发现,自己面对的山石是如此坚硬,不通过连续的炸山碎石,工程完全无法正常推进。村民从外地请来专业爆破队,不到半月时间,支付爆破队的人工和炸药、雷管、导火索这“三材”费用,已让大家无法承受。
工程无奈暂时停工。
经过商议,大家决定,分两步走:家里青壮年劳力除农忙外,一律外出务工,筹集现金,先各家借钱、贷款维持工程进度,购置空压机和风钻;中老年人和成年妇女承担主要路面施工。
年近六旬的村民石庆云曾在外打工修路多年,有一定经验,他自告奋勇担当爆破员。
送走外出务工的亲人,大家义无反顾地回到修路工地。
“不等不靠,自己学习技术,省下来的都是自家钱,修路也就多一点资金!”
抱着这个信念,锁阳坪的留守人口开始学习开山修路的技术。几个月过去,工地上的白发老翁、农家妇女几乎人人都学会了操作风钻和空压机。
要炸开悬崖,必须先在几乎是垂直的山壁上打出炮眼,放置好炸药,并插入雷管,村民将绳索系在石庆云等人的腰间,将人悬在峭壁上打凿炮眼,由于施工难度极大,很多时候,工程一天仅能推进数米。(荆楚网)[责任编辑:刘丽莉]1
08:18:29 东北新闻网
三年不吃肉 政府来奖励
2005年4-5月间,正值青黄不接的时节,近两年连续超常的人力、财力投入,24户农家已接近“弹尽粮绝”。
按照工程启动前的约定,工程所有人工、资金都平均分摊到各户头上,随着工程的推进,各家必须不讲任何条件,按时筹到资金。
为了维持工程进度,经济本不宽裕,缺少“活钱”的农户在开工后就陆续约定:路不修通,不吃肉,养年猪只为换钱修路。
此时,各家陆续出现畏难情绪,这可急坏了时年60岁的曾香云。作为工程的发起人和领头人,他奔走各家疾呼:“工程不能停,这次如果半途而废,不知道又要等到何时啊!”
曾香云面对众人发愿:“不知道是造了什么孽,老天让我们锁阳坪的子孙受没路的罪,如果大家继续努力,我曾香云给你们磕头了,如果路修不好,我死后,乡亲们就把我葬在路边,让我看到路通的一天!”
由于村民修建的道路是村子内组与组之间的公路,没有列入政府预算,当年,芭蕉乡政府受村民“愚公移山”的修路精神感动,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特别拨出5000元,送到村民手中。
度过难关后,山路逐渐成形,2005年,公路终于拉上了锁阳坪。
村民统计,2年多来,这支由农民组成、以中老年人和妇女为主力的修路队伍,完成土石方工程近7万立方,耗费炸药近10吨,雷管3万多发,导火索2千多米。当地政府有关人士表示:如果将该工程交由专业施工队伍来完成,至少要耗资80到100万元。
今年初,恩施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考察该公路时深受震撼,决定奖励和资助他们5万元,让他们完成后续工程。
3月16日,在锁阳坪上,意气风发的修路者们说,他们已经发起冲刺……
沉闷的爆破声接连响起,硝烟缓缓散尽,手持钢钎、绳索、撬棍,隐身岩石、屋舍背后的人们陆续探出头来。
百米开外,一棵翠绿的香椿树傲然独立,那里,正是这条路“规划”的终点……(荆楚网)[责任编辑:刘丽莉]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