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登月航天飞机假想图 |
英国计划向月球掷矛 |
印度计划今年发射的“月球初航”探测器,将绘制高精度的月球表面地图 |
探月“名利双收”
探测月球是破解地-月系统、太阳系和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的重要环节。
月球蕴藏有非常丰富的矿产,可以作为地球的资源储备库。月球上两种资源给地球能源问题带来希望:一是月球的太阳能;二是月壤中气体,尤其是核聚变燃料氦-3,它可用于核反应堆、导线以及微芯片和相关技术。俄罗斯科学院加里莫夫院士提出,采用氘与氦-3核聚变发电,全世界只需100多吨,就完全能够满足每年的能源需求。
人类可以凭借月球上特殊的空间环境资源,建立精度高、造价低、运行与维护费用低的天文观测站与研究基地,其军事意义也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对月球的探索与利用是一个国家战略威慑能力强弱的象征,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和增强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十年内无人能登月
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曾公开表示,现在美国登月不能把半个世纪前的东西再拿来用,必须建造更先进、更可靠的火箭和飞船。按照美国现有技术,十年内不可能完成,而别的国家需要更长时间。因此,近十年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备实现载人登月的能力。
合作探月蔚然成风
国际间的合作正在成为新一轮探月潮中的趋势。来自日本、美国、欧洲等的14家宇航机构今年3月初在京都举行会晤,各方就设立国际协调组织、共享观测数据、推进月球探测达成了基本共识。14家宇航机构决定,今后在月球基地建设、载人航天活动、向太空运送物资等领域的研究和项目实施中,采取分担工作的形式。
下一站将是火星
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已向火星发射了30多个无人探测器,火星探测热还在继续升温。
美国宇航局计划从2007年起陆续发射“凤凰”号和“火星科学实验室”火星车;欧洲航天局决定2011年重新启动火星登陆计划;俄罗斯航天局则计划在2025年后进行火星载人探险;印度准备在2012年至2013年之间发射火星探测器。专家认为,各国将根据“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在火星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