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资聪颖,立志献身绘画艺术;救国图强,10年作画宣传抗战;
师从名门,尽收祖国奇峰山水;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美术复兴的托命之人。
翰墨丹青寄情思李可染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日前举行
3月22日下午,北京商报社三楼会议厅书画家云集,来自大江南北的书画界人士济济一堂,共同纪念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由北京燕博都画廊总经理王海平主持。这是北京商报《中国书画名人堂》继“翰墨迎春”之后的又一次书画盛会。
李可染是我国著名画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可染先生曾说,中国向来把江山作为祖国的象征,在画中描绘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其主要思想在于歌颂祖国、美化祖国,把热爱祖国的感情感染给广大人民。他常年深入生活,写生于大江南北,完成了数百幅山水画写生。创作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强烈艺术个性的新山水画,实现了毕生“为祖国河山立传”的夙愿,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升华和发展,被人们誉为现代新山水画的一代宗师。
出席座谈会的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李可染学生周志龙回忆说,可染先生是苦学派,他的山水画即是苦学精神与执著追求的结晶,凝聚了画家对时代与自然景观的认真思考和深刻感受。谈到对新一代画家的期许,周志龙语重心长,“中国画需耐得住寂寞,不跟风潮,不跟市场,厚积而薄发,假以时日方能磨炼成大功力、大智慧”。周志龙表示,市场效应却使得原本该静心的国画界也失于浮躁,在这样的浪潮中,始终该明确的是文化艺术对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文化是向心力,更是动力源,文化艺术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民素质,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可染先生的作品固然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但他甘于“苦学”,精于创作专研的人格魅力更加值得青年一代秉承发扬。
回忆起李可染先生,北京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著名画家刘学思最鲜明的印象便是记忆中的“大黑山”。“可染先生的黑山,黑得层次鲜明,黑得玲珑剔透,高深的技巧则来自坚实的生活基础,来自真实情感。”远道而来的辽宁画家董雪峰先生表示,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导致画者潜心于写生的时间越来越少,“而写生是惟一能带来鲜活的真实感受”。执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的青年画家刘学惟先生,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生活是基础,自然是源泉,我辈怀念可染先生,不仅仅是因为他卓越的画作,画作动人,画作之外的精神更动人。”从可染先生的家乡徐州专程赶来的工笔花鸟画家王广明如数家珍般地将与可染先生的交往娓娓道来,并为在场嘉宾展示可染先生曾亲笔为其修改的画作,言谈之间对大师的景仰,对故友的怀念,让年逾半百的老人感慨万千。
会后,参会的画家纷纷挥毫泼墨,创作书画作品十余幅,把对可染先生的怀念,对国画艺术的挚爱诉诸笔端。
作者:姜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