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能走到今天,其中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本书全方位再现了50年间中国国防尖端科技艰难发展的历史进程。从第一代国家领导人的相关决策内幕,到数十万科技人员的刻苦攻关细节,从几个军事大国间的航天航空生死博弈,到导弹部队将士的长空驱敌,都得到生动充分的展现。
卫星上天要看得见
在当时那样一种特殊的国际背景下,苏联发射卫星所产生的全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对中国而言,从共和国领袖们到普通科技人员,都深刻感受到了这种科技成就的力量。
许多科学家纷纷建议,希望能尽快开展中国自己的航天技术研究工作。
1958年5月17日,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正在进行中,一位代表重新提到了中国的人造卫星问题。话题一开,大家便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意见,会议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毛泽东一边不断抽烟,一边认真听着代表们的发言。一支烟燃尽时,他开口了:“看样子,人造卫星把我们都搅得不得安生呀!苏联抛上去了,美国也抛上去了,我们怎么办?”
会场上一片寂静。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领袖,听着他那用湖南口音说出的每一个字。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毛泽东伸手指着天上,停顿了一下之后,又把手掌往外一推,提高声音说,“当然啦,我们应该从小的搞起,但是像美国鸡蛋那样大的,我们不放。要放我们就放他个两万公斤的!”
在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之后十多天,聂荣臻即根据周恩来授意,召集了专门会议,责成中国科学院和国防部五院的负责人张劲夫、钱学森、王诤,组织有关专家拟定人造地球卫星计划。
出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将对未来科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考虑,中国科学院把人造地球卫星列为1958年第一项重点任务,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赵九章、卫一清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筹建了三个设计院,分别从事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的总体、控制系统、空间物理和卫星探测仪器的研究、设计与试制工作。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计划是1965年制定的,根据当时中国运载火箭的能力,决定在卫星进入太空最后入轨时,使用一级固体火箭作动力。
为了验证火箭高空点火的可靠性,八院用“T-7A”火箭加一级四院的固体火箭,在箭头上装设了“长征一号”第三级火箭的点火装置,组成了一个技术试验火箭。最后,四院的固体火箭在几十千米和320千米的高度均能可靠点火。
这枚技术试验火箭发射和试验的成功,解决了“长征一号”的一个关键问题。
1965年1月8日,钱学森即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定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聂荣臻很快对这个报告作了批示:“请张爱萍邀请钱学森、张劲夫等有关同志及部门座谈一下,只要力量有可能,就要积极去搞。”
1965年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人造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即“651”会议)。最后会议确定这颗卫星为科学探索性质的试验卫星,并明确了中国虽然在技术上起步较晚,但起点要高,要比苏联和美国的第一颗卫星先进。概括为4句话12个字的总要求是:“上得去,跟得上,看得见,听得到。”
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联欢会上,周恩来即兴讲话,他兴致勃勃地对大家说:“中国将第一次拥有依靠自己力量上天的卫星,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所以,让世界人民看得见中国的卫星,观看到天上新增加的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一颗卫星,意义很大。同志们要集思广益,全面论证,把这件事办好。”
1967年,国防科委正式命名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东方红一号”,并确定卫星要播送《东方红》乐曲,以使全世界都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