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张鸿飞文图
本报郑州讯 “你真是个好人,俺咋感谢你啊!”身患尿毒症的白茹东的妈妈刘小珉一下子跪倒在张越的妈妈贾宪菊的面前。满脸泪水的贾宪菊也跪了下去,两个苦命的母亲相拥而泣。
昨天下午,身患尿毒症的濮阳女孩张越,委托妈妈给3个年轻的患者送去了5万元捐助款。
爱心包围患尿毒症女孩
张越是濮阳人,3岁时,父亲患尿毒症去世。去年年初,经医生诊断,17岁的张越不幸也患上了尿毒症。
为给女儿治病,万般无奈之下,张越的妈妈贾宪菊来到了省城沿街乞讨。
此事引起了本报和省会大学生的关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商业专科学校的大学生们为张越组织了募捐活动。2006年12月27日,本报在A12版以《面对因女儿患尿毒症而沿街乞讨的母亲,省会大学生伸出援手,学子捐款挽救年轻的生命》为题作了报道(题图)。
随后,省会媒体相继跟进。今年1月19日,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情感密码》栏目为张越设立了捐款账户。账户设立的第三天,前来参加大河报举办的“电动车行业峰会”的厂商在《情感密码》节目中看到了这个真情故事。北京新日电动车公司的负责人当即决定在河南经销商中进行爱心募捐,并在紫荆广场义卖10辆最新型电动车,当天,3万元义卖款就捐到张越的账户上。之后,该公司又追加了3万元捐给了张越。
越越主动提出让爱延续
昨天下午2时40分,记者在郑州市经三路枣庄社区的一间出租屋里见到了张越。
“捐给我的钱并不属于我,应该先给那些比我更需要的人用。”张越捋了捋头发笑着说,“我从《大河报》和电视上看到了对张宏伟、白茹东和袁松燕姐姐的报道,我觉得他们现在比我更需要钱救命。”
张越说,去年12月份,她在郑大一附院做透析时,要不是张宏伟哥哥给她鼓劲加油,她才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呢。“他帮助我战胜了怯懦,我现在应该帮助他啊。”
目前,张越的病情趋于稳定,但是,每周仍需要去医院做两次透析。
“捐款是越越主动提出来的,我支持她。”贾宪菊说,张越的账户上现在有8.2万元,留下3.2万元给张越做透析用,其余5万元分别捐给张宏伟、白茹东和袁松燕。
“其实,三个哥哥、姐姐比我幸福多了。他们得了重病,还有爸爸在身边啊。我多想爸爸陪在我身边啊!”泪水模糊了张越的双眼,“妈妈,你一定要把钱给他们送去啊!”
看着女儿懂事的模样,贾宪菊爱怜地抚了抚孩子的头发,擦去眼泪郑重地点了点头。
爱心“接力棒”在传递
下午3时许,贾宪菊来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病房大楼17楼,白茹东静静地躺在走廊里的病床上,白茹东的妈妈刘小珉默不作声地坐在床头前。
白茹东今年20岁,是中牟白沙镇人,3年前患上尿毒症,去年底住院治疗,家里为此欠下了大笔债务。
当贾宪菊将1万元钱交到刘小珉的手中时,这个头发花白的农村妇女哭着跪倒在贾宪菊的面前。满脸是泪的贾宪菊也跪倒在地,两个母亲相拥而泣,久久没有站立起来。
张越要捐助的第二个人是白血病患者袁松燕,今年17岁。在聂庄的一间出租屋里,我们见到了袁松燕和她的父母。
袁松燕的妈妈栗秋玲告诉记者,小燕子的爸爸在车祸中高位截瘫,丧失了劳动能力,哥哥在西安上大学,弟弟先天性智障,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就是这个智障弟弟给袁松燕带来了生命的希望。栗秋玲说,姐弟两个配上型了,只等着筹集到钱就做移植。
“这些钱先给孩子用吧,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帮助小燕子。”贾宪菊把2万元钱递到了栗秋玲的手中。栗秋玲猛地跪在了地上,流泪了。贾宪菊一把拉起栗秋玲,又转过身搂住了流泪的袁松燕。
“妹子,孩子不是要换肾吗,把我的肾给她一个,啥时需要说一声就中了。”栗秋玲干脆利落地说道。
“我认你做我的妈妈吧?”袁松燕抱住贾宪菊问道。
贾宪菊点点头,更紧地抱住了这个刚刚认下的女儿。
随后,贾宪菊来到郑大一附院,将凝聚着女儿爱心的2万元钱,交给了张宏伟的父亲张相保。“一定要听医生的话,配合治疗,争取早一点儿康复出院。”贾宪菊告诉张宏伟,这是越越带给宏伟哥哥的话。
“社会的关爱让我看到了希望,鼓起了勇气,出院后,我一定好好复习,争取考上大学。”依偎在贾宪菊的怀里,张宏伟说:“我以后一定要回报社会,让爱心传递下去。”
依偎在贾宪菊的怀里,张宏伟表示一定要让爱心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