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1月,邓平寿上任梁平县虎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1998年10月起,担任镇党委书记。
虎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2年的601元,涨到了2006年的3000元。
村民们说,没有邓书记,我们不知要多久才能达到今天的这个水平。
“是邓书记帮我走上了致富的路。”
虎城镇盛产水稻、玉米、油菜、小麦、杂粮和多种水果,其中虎蜜柚、蚕桑、大米等远近闻名。邓平寿抓住这个特点,帮助村民致富。
家住赵家沟老店子后面半坡的杨嗣才,家里十分贫穷,几间破瓦房四面漏风,养蚕时困难重重。邓平寿主动帮助他将蚕房建到了罗家梁天桥边。现在杨嗣才每年都能喂六七张蚕,年收入上千元,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蚕专业户。
1994年,邓平寿又鼓励杨嗣才将蚕房扩建成一楼一底的楼房,上面养蚕、住宿,下面做面条生意。可因为对面团的干湿把握不好,加上又是本地面粉,刚做出来的面条不好吃,没销路。最后还是在邓平寿的指导和帮助下,杨嗣才买来北方面粉,打开了市场。
如今杨嗣才的面厂在当地声誉很好,年销量达40吨以上。“是邓书记帮我走上了致富的路。”杨嗣才对邓平寿充满了感激。
“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几十上百地掏。”
邓平寿在机关开支方面抠得相当紧,但在捐资助学、帮助村民等方面,却是最慷慨的人。
虎城镇政府搜集到十多张收据,这些收据显示,邓平寿在2000年至2006年期间,仅在捐资修路上,捐款的金额就达8350元。
邓平寿生前的同事说,他的捐款不止这些。“遇到修桥修路修学校,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几十上百地掏。”
虎城镇副镇长刘政辉说,镇里修虎峨(虎城镇—小峨眉)公路时,邓平寿的月工资只有800多元,可他一口气就捐了1000元。“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为我承担这么大的风险,我还能说什么?”
千丘村1组的村民唐书全,小时候一条腿落下了残疾,本打算混一天是一天。
邓平寿的一句“你应该学个手艺,将来好养家糊口”,让他开了窍。20岁时,唐书全在镇上开了一家理发店,并在1992年修起了一楼一底的房子。1993年又改行做了五金、建材生意,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1997年,唐书全准备建一个页岩砖厂,但2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让他着急。
邓平寿站了出来,他找到镇信用社的主任说:“你尽管贷,我来担保,他还不起的,我邓平寿来还!”唐书全说起这件事,现在还激动不已:“一个和我非亲非故的人为我承担这么大的风险,我还能说什么?”
邓平寿不但帮唐书全跑资金,还帮忙落实厂址、用电等事情。第一炉砖出炉了,但当时大家见惯了青砖,对唐书全生产的红砖比较陌生,因此买的人不多,销路也不好。
“邓书记知道了,就到我的砖厂里拿了块红砖,放在自己的帆布包里,逢人就把砖拿出来帮忙推销。大家都相信他,结果我的销路一下打开,生意逐渐红火起来。”
“这样为民办实事的书记说没就没了,让我心里怎么能不难过嘛!”唐书全哽咽了。本报记者詹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