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份“大熊猫粪便”纪念品。不要以为这是在开玩笑,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工作进程中,这一情景即将成为现实!记者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获悉,作为一项变废为宝的旅游产业开发,目前该基地已经开始和相关企业进行初步的试探性接触,“预计很快就能够与市民见面!”(3月26日《成都日报》)
大熊猫粪便能制成工艺品?原来,大熊猫主要吃竹子,粪便都是高纤维,可以通过消毒清理、制浆、漂白、干燥等一系列流程,提取制作各种纸质纪念品,这在泰国已经有成功的实践。
这样的疑问看似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可细细品味,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我看来,大熊猫的粪便被发现有“循环利用价值”,肯定是与大熊猫的国宝身份有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大熊猫的粪便”是因为是“国宝的粪便”才为研究者所关注,才有了“升值的空间”。如果大熊猫像老鼠一样“平常”,结果恐怕就相反了。而即便是大熊猫“不平常”,其粪便回收加工成纪念品的创意,还是跟泰国人学的。作为大熊猫的故乡,我们直到今天才跟在外国人的屁股后面看到“大熊猫粪便的商机”,其实是颇值得反思和脸红的。
毋庸讳言,不是我们缺乏商业头脑,更不是科技水平达不到,而是我们缺乏理性的“平常心”:过分看重事物的功利表象,而往往忽视事物天然的内涵。切入现实,由于头上冠有某种“光环”,某事、某物天然具有的价值才被深度开发出来,而缺乏“光环”的,则长期乏人关注——这早已是“社会常态”。比如一些人文景观,“申遗”成功之前,冷冷清清、管理落后、保护滞后;而戴上“世界遗产”帽子后,资金投入一笔接着一笔,保护措施一项跟着一项,诸多隐藏在背后的人文价值、商业价值被一一挖掘出来。
文化遗产,不管是否“申了遗”,都需要竭尽全力地保护与传承;有价值的“粪便”,不管它是不是“国宝的粪便”,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开发利用。从这个角度出发,“大熊猫粪便被开发”,便会带给我们崭新的启迪和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