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波3月26日电(记者方晓哺)四川省党政代表团前往浙江学习考察的第一站是宁波———“红帮裁缝”的故乡,这里服装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
19世纪末,江浙一带由做长袍、马褂而转向做西服的裁缝被称作“红帮裁缝”。
以宁波市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集团总裁盛静生一开始向代表团介绍情况就自豪地称:罗蒙现在每天生产7000套西服,产销量世界最大,已累计出口800万套,意味着有800万左右外国人穿着罗蒙服装。
从一个靠两万元起家的乡镇企业到年销售收入31亿元,利税3.66亿元的现代化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盛静生将罗蒙23年的发展历程浓缩为两个体会:一是政府引导,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二是注重和谐,关心员工,热心公益事业。罗蒙是在当地政府倡导办乡镇企业时办起来的,在政府引导下进行股份制改造,如今,有政府搭建的平台,罗蒙不需自己外出找市场,外商主动上门签订单。企业发展的同时,罗蒙不仅提高员工福利待遇,而且已累计为所在镇农村社会事业捐资4000多万元。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深有感触地说,政府引导,实际上既是引导,也是政府为企业搭建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引导企业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创造名牌。这个平台体现开放精神、改革精神和品牌精神。另一方面,企业发展的理念非常新,可以概括为对内和睦,对上和顺,对外和通,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在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代表们注意到,注重科技创新、重视科研投入是支撑企业高速发展的法宝。该公司建立了宁波市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每年投入研究开发的资金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使波导公司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听介绍,问情况,参观生产车间后,杜青林概要道出代表团成员的共同感悟:“这个企业的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形成,是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自主创新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力量源泉,企业只有走开放促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团队精神的培育和发扬,又是企业跨越发展的精神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