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米兰达,离“女王”有多远
雪莉
2月27日,以《Vogue》女主编为原型的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终于“驾临”中国,首映式上,“女王”米兰达的中国同行——各大时尚杂志的主编们,自然成了主角。
然而,在相同的光鲜行头之外,这些中国的米兰达们真的有着电影里那样的“魔力”吗?
美国:女王的魔力
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这部电影的名字既没有直译成《穿普拉达的恶魔》,也没有采用国内已经普及的意译《时尚女魔头》,而是叫做《穿普拉达的女王》。不过考虑到影片本身的内容,“女王”一词倒也贴切。
奢华耀眼的装束、说一不二的性格、翻云覆雨的影响力……在电影里,《天桥》杂志主编米兰达,俨然就是时尚王国的女暴君。无论是助理、编辑,还是摄影师、模特、设计师乃至各大名牌公关,到了她的面前,统统只有俯首帖耳的份儿!
这一切到底是艺术的夸张,还是美国时尚女主编们的真实写照?
主编们肯定会一致否认后一种可能:首先,她们是绝不会像电影里那样把名牌武装到牙齿的——这也太土了!但抛开这一点不提,在某种程度上,影片的确反映出了女主编们在美国时尚圈里的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米兰达的原型是《Vogue》现任主编安娜温托。在现实生活里,正是她一手推动了超模时代的全面兴盛;正是她发掘和捧红了一大批时装设计师和摄影师;也正是她的品位直接影响了时尚的潮流。
说她是“穿普拉达的女王”,并不是夸张。就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这位出身名门的英国女人,凭借着杂志和个人的巨大影响力,稳稳掌控着时尚王国的权力中枢。
或许正是因为人们对这位神秘“女王”的好奇,直接导致了小说《穿普拉达的恶魔》热销不衰,也让这部成本仅仅为3500万美元的电影在全球拿下了3亿多美元的票房。
但在中国,这样的奇迹似乎很难出现。作为3月档期唯一新进的进口分账大片,几天来它的票房差强人意,舆论反响波澜不惊——中国观众对时尚女主编的兴趣显然远没有发行方想像的那么浓厚!原因也很简单:影片里的时尚风云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实在有点远。
事实上,在中国,像米兰达这样的时尚女王,从来就不曾出现过。
中美米兰达相差的不仅仅是薪水
平心而论,中国的时尚媒体女主编们绝对不是“穿普拉达的恶魔”——最起码,她们还真不怎么穿得起普拉达这样一件衣服动辄上万的奢侈品牌。
和美国同行不同,中国的米兰达们薪水并不算高。
两三年前,新闻媒体就曾报道,美国时尚杂志《Bazaar》主编的年薪高达两百万美元(当时美国记者的年均收入为4.35万美元);几乎同一时期,北京太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在对国内时尚杂志进行调查后称:主编们收入“最高可达30万元”(当时国内记者、编辑的年均收入为3.9万人民币)。
无论是比绝对值还是相对值,中美米兰达的待遇可谓悬殊。
这样的收入水平,不仅让中国的时尚女主编们不大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穿普拉达的恶魔”,更重要的是,拿着安娜温托百分之一的薪水消费着比在美国还要贵上一倍的名牌服饰,她们哪里还有足够的气势来指点江山?
难怪某女主编会要求自己的编辑人手一个LV手袋,并放言:连LV都没有,怎么好意思在时尚圈混?这样的话表面上似乎有点时尚女王的霸气,但稍一琢磨,底子里全然是一股仰名牌之鼻息的小家子气。
当然,中国米兰达和“女王”的差距并不仅仅表现在收入和气势上。
在《穿普拉达的女王》里有这样一个细节:米兰达告诉助理她想要一条短裙,几分钟后,得到这一消息的Chanel、Versace、Dior等时装大牌纷纷传来了无数裙子的资料,以供米兰达挑选……“女王”的地位至此表露无遗!
中国的米兰达们显然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待遇:各大品牌固然也乐意于向她们提供自己的服饰资讯、邀请她们参加公关活动,却不会双手奉上当季新品,更不会根据主编们的行程来确定自己的活动安排。
相反,由于时尚杂志在发行和广告方面的激烈竞争,女主编们对这些名牌的活动往往都极为重视,精心准备,甚至不惜血本购买相应的名牌服饰——通常在不久后,你就可以在这些杂志上看见她们身穿名牌服饰与该品牌公关经理的合影。
和名牌时装发布会都会因为她的迟到而推迟的米兰达陛下相比,这些照片上的时尚女主编们似乎更像电影里那个楚楚可怜的小助理。
权力来自影响力
当然,客观来看,中美时尚女主编们在收入、眼界、地位方面存在的种种差异并不是个人因素所决定的。
更深刻的原因来自她们的根基——两个国家的时尚产业。
在女王米兰达高不可攀的王座下面,是产值高达2000亿美元的美国时装工业,是左右着全世界时尚潮流的纽约风格……如果离开这一基础,米兰达本人即使有通天彻地之能,也不可能成为时尚圈的权力中心。
同样,当“时尚”在我们国家还远远谈不上规模产业的今天,女主编们如果凭借个人能力就想驾驭全球时尚潮流,或者让那些世界级名牌俯首称臣,也纯属痴心妄想。
在时尚的王国里,权力的来源就是影响力。我们国家还没有发达的时尚产业,自然不会出现有影响力的时尚媒体,更谈不上呼风唤雨的时尚女王——在全球时尚圈里,我们的地位就是初出茅庐的小助理:仰慕着时尚的光圈,却发现自己怎么也进入不了这个游戏的高级玩家俱乐部。
那么,中国时尚媒体和时尚业的未来会怎么样呢?
在巴黎、米兰、纽约占绝对主导的世界时尚体系里,我们曾兴致勃勃地与国际全面接轨——我们的时装设计师、摄影师、模特们都以得到欧美时尚业的肯定为荣,我们的时尚杂志也几乎曾以拥有国际版权合作为发展前提。
但这样的结果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后,我们离世界的距离似乎没有缩短,依然是一个点缀风光的“小助理”。
与我们走着相反的“固步自封”路线的日本时尚业目前的情况却截然不同:日本的模特也许永远不能登上巴黎的秀场,日本的杂志也许永远也不会出现美国版、欧洲版,但日本的时尚产业却已经是全球时尚界里不可轻视的力量。
值得乐观的是,中国米兰达们显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年来,在我们的时尚杂志上,本土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些有远见的女主编还特意在公开场合穿着国内设计师们的时装出场,以提升他们的影响力。
而另一些“米兰达”则开始专心经营没有国际版权内容、纯粹本土化的时尚杂志,其成功者如《瑞丽时尚先锋》、《时尚健康》,已经凭借个性化的内容打开了自己的市场。
如今,我们的米兰达们的确离女王的宝座还很远,但乐观地看,这个距离相信会变得越来越近。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