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an speak good English. I can speak EnglishatRome.(我能说好英语,我能说流利的英语)”,要是每一位老师都能在上英语课之前给学生以这样的鼓励,那该有多少孩子不会再为英语而烦恼啊。
大学教师给小学生当起了家教,房老师说,纯属机缘巧合,最初是楼道里的邻居知道他们夫妻是教师,让孩子拿了学科方面的问题来请教她,夫妻俩在指导过程中发现这孩子的问题根本在学科之外。因为爱人学过心理学,两人萌生一念,寒假尝试做家教。一对一指导,2月8日开始正式收徒。
“你在忙什么?你不知道复习是作业?做过3遍的题目你记住几道?”这是读三年级的一个男生的英语卷子上,学校老师留下的批语,卷面上有很多鲜红的叉叉,顶部有一个硕大无比的“60”。房老师说,他从卷面分析认为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没有大的问题,只是重复做题,使学生丧失了兴趣。而且那些批语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自信心,热情全被吓跑了!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孩子说,他对学英语一点没自信,平时不敢说英语,怕被老师、同学笑,越是不敢说,越得不到提高。
有个小男孩读五年级了,文章就是写不好,房老师认为作文是要把所看、所听、所想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没有想法怎么能写得出来?沟通是第一步。家教老师先和他的家长沟通,了解到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非常好,父母辛勤工作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然后又和小男孩聊,“学习只是生活的很小一部分,你的生活大部分都是被快乐幸福包围着,如果学习成绩再好一些,那就是锦上添花啦。”小男孩欣然答应。当聊到父母为自己艰辛工作时,小男孩激动地要流下泪来,老师当即在黑板上写下3个题目:介绍我家、我的家庭和我爱我家,小男孩毅然地选择了“我爱我家”。这下好了,有了想法就开始写吧!房老师坚持,作文要真正让孩子有感而发。
第二天,小男孩把作文带来了,老师充分肯定他写的内容,感情真挚。如果行文布局再完美些,文章就更好了。小男孩又拿回去修改。第三天,老师和小男孩在一起商量该用什么语句……文章改了5次,老师不改了,不是无改之处,而是让小男孩过完年自己修改,自己发现问题,“不能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转载:常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