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3月27日讯 现在,一些大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做起了生意。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大学生开店的不少,但成功的不多:长则一年,短的只有几个月。
27日,记者在山师东路的“水云间”见到了张睿。他是山工艺大四的学生,半年前,和山艺的女友合开了一家小店,面积只有七八平方米,卖日、韩女装。
记者打听了一下,文化东路沿街的店面租金很贵,一个月就得七八千,大学生多是找像“水云间”“秀水街”这样的里面分成小间的店面来租。一男店主说,去年在他的店附近,三四个学生一起开了家小饰品店“咔哇咿”,刚开始很红火,声势很大,但没半年就入不敷出,店也早已易手了。“他们不大懂经营之道,看他们一开始进很多货,几个月卖不出就没资金周转了。”
然而也有少数成功者。在北航读书的吴小木去年2月回济南实习时,在山师东路开了家高校联盟球迷会旗舰店,专营T恤衫、球服等,同时组织各地的球迷看比赛,现在会员已有上千人,赚了不少钱。他说,学生还是缺社会经验,而且多卖服装、饰品等大众化商品,没特色。他之所以成功也是盯住了球迷这个群体,借去年世界杯的东风,走专业化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