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帕米·波那帕思决定在本学年挤出时间参加中文学习班时,她的选修课和课外活动安排已被排得很满了。这个决定意味着,她必须早起一个小时,8点就开始练习句型,晚上还得做功课。
帕米的父亲、美国琼斯服装集团的CEO——彼得·波那帕思,对她的上述决定起了很大作用。
如今每个人都对中国充满兴趣,不过作为那些直接感受到中国影响力的跨国公司CEO的孩子们,感到的压力就非同一般了。这些未来需精通中文的神童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许会感到很受挫:一些孩子也许会认为学法语更容易;抱怨他们没有口语练习对象;北京通常并不是他们春假旅行时的目的地。
CEO们认为,让孩子们参加语言学习课程,会强化他们给予投资者的信息——开发中国市场对于公司发展至关重要。一些CEO还担心,他们可能会因为不能与中国客户直接交流,或无法充分参与能增进双方信任的社交活动,而丢了业务。
当马克·福莱克曼4年前开始上高中时,西班牙语似乎是外语选修课的当然选择,因为他已学了9年西班牙语。但他父亲卡尔·福莱克曼、美国全国游泳瓷器集团的CEO对儿子说,他相信中文是“商业语言”。此前,这位CEO连续好几年每年都到中国拜访供应商。
在过去一年里,约有70个联邦奖项奖给了各学区的语言教学项目,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中文项目。迈克尔·列文是美国亚洲协会的副会长。他表示该组织每周都会接到四五个电话,都是企业高级主管要求为孩子们找个中国保姆。
华尔街资深投资家、与乔治·索罗斯共同创办量子基金的吉姆·罗杰斯,在一家美国报纸上用中文刊登了一则广告,为自己3岁的儿子希尔顿找保姆。之后,他请了一位中国朋友对申请人进行测试,以确保申请人能说一口流利中文。他还在周末请那些学习中文的小朋友到家里玩。
学习中文的热潮,不禁使人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时的“日语热”。随着美国对华出口去年猛增32%,并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中国生活,中文已成为美国人必修的语言之一。(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24日,作者:Ellen Gamerman,编译:华宝)(来源:青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