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
吴文华 本报记者 袁勇
昨日上午,彭州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制造毒品案。去年8月,李建、赵安学购买违禁化工原料,在彭州市丽春镇制造毒品。案发后,办案民警收缴李建、赵安学加工成的甲基苯丙胺(又称冰毒)6960克、氯胶酮990.35克以及制毒用的化工原料和制毒工具。
为发财铤而走险
据查,家住中江县太平乡的赵安学去年2月到成都打工时,伙同他人盗窃被成都警方抓获。在刑事拘留的30天中,赵安学在看守所内结识了自贡市无业人员李建,李建曾是某化工厂的助理工程师,具备相当的化工和化学实验专业知识。
去年6月,两人出狱后开始商议制造冰毒,经多次讨论后最终敲定由赵安学出资,李建负责设备和原料并进行制毒技术指导。为了更加隐蔽,赵安学将地点选于住在彭州市丽春镇天顺村偏僻独院的堂兄张某家中,以每月500元租下了堂兄家中的楼房一角。不久后,李建在成都牛市口化工市场购置了所需的大量化工原料和化学实验室器具,并相继租用小型面包车将物品运往租用房屋地点。
仅有小学文化的赵安学多次按李建传授的化学方法研制,结果都不成功,为此赵安学多次打电话约李建见面进行指导。8月上旬,两人研制的冰毒逐渐成型,并产出了一批高纯度的甲基苯丙胺(又称冰毒)。
收缴成品冰毒6.9公斤
正当两人自以为发了大财而沾沾自喜时,频繁出入天顺村赵某家中送化工原料的车辆早已引起了彭州警方的注意。8月20日晚,当赵安学从化验室中出来时,两名蹲在门口的办案民警迅速出击将其按倒在地。守候的其他人员乘机冲进房内,现场搜缴固体成品冰毒6960克、半成品及氯胺酮990.35克、制毒所用的化工原料和大量化学实验所用的玻璃器具。次日,同案犯李建在成都落网。
在法庭上,李建、赵安学自称不知道冰毒是何物,他们只是在研究一种药品。赵安学辩称,他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根本不可能制造出这种高科技含量的毒品。李建则辩称,不知道赵安学在干什么。
昨日上午12时许,庭审结束后,法院宣布择日宣判。
○新闻链接
甲基苯丙胺又称冰毒,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兴奋剂,可以作为药物用于医疗,也是一种毒品。与大多数兴奋剂一样,甲基苯丙胺可以使人产生强烈的快感,因此具有成瘾性。又称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素,为纯白色晶体,晶莹剔透,外观似冰,俗称“冰毒”,吸、贩毒者也称之为“冰”。
|